第五波|反思疫苗報道 我們曾否被偏見引導?

撰文:楊瀅瑋 黃雲娜
出版:更新:

第五波疫情累計超過107萬人確診,死亡人數達到6356人,當中近九成未有完成兩劑疫苗接種,可見打針防護的重要。然而,上周日(3月20日)有報章透過比較截至上周六已打針死者接種科興和復必泰疫苗的佔比,以頭版報道《已打針染疫死者87%打科興》——不少人閱讀過後,都以為「科興疫苗難以防止新冠致死」,故對科興信心大打折扣;不過,細究文章數據,就會發現一些關鍵背景信息都被忽略,難免導致讀者形成未必完全準確的理解,甚至強化本身政治偏見加以無限聯想。

大疫當前,任何資訊都可能產生巨大影響,當中涉及複雜的生命科學知識,媒體的報道更應經得起推敲和驗證,才能帶領公眾形成客觀的認識。例如大家經常引用各種數據揭示問題,但如果本身未能客觀理解數據,運用數據時就難免陷入邏輯錯誤,那麼數據就會變成偏見的「幫兇」。回望疫苗接種計劃推行這一年,市民之所以出現不同程度的「疫苗猶豫」,也許離不開部份媒體先入為主地懷疑不同疫苗的可靠性、鋪天蓋地報道所謂「針後亡」案例,最終傷害的就是被嚇怕的老弱群體。

長者群體的接種率長期偏低,是第五波疫情的重災區。(資料圖片)

有待商榷的比較意義

上述《已打針染疫死者87%打科興》頭版報道,聲稱取得醫院管理局截至上周六針對5167宗死亡病例進行的個案分析, 顯示在曾打針的1486名死者中,1292人打科興,佔87%,184人打復必泰,佔12%。報道提到「未就較多長者打科興,以及長者死亡風險較高等作年齡因素調整」,並引用專家補充兩款疫苗接種方案不同,數據或有差別。

報道提供了數據的來源、比較的依據,同時補充了一些背景信息、承認有誤差,的確不算是「失實報道」,但不少人閱讀過後所接收到的最直接信息,就是「科興疫苗難以防止新冠致死」——這難免令人質疑,報道有誤導之嫌,理據有三:

首先,在不同技術和牌子的疫苗成效已獲世界各地醫學權威研究和臨床實證的情況下,該報道單憑已打針死者生前所接種不同疫苗佔比來簡單論斷疫苗效用差距,科學意義值得商榷。眾所周知,中國科興、北京國藥都是使用傳統Vero細胞滅活技術製成疫苗,而輝瑞、BioNTech疫苗則是採用新型的mRNA技術製成疫苗——後者較前者先進,副作用和成效本就有所差距,但都被證實能夠提供一定防護。

假如把該報道的統計邏輯套用在全民接種mRNA技術疫苗的美國,就會得出諸如「已打針染疫死者87%打科興」那般的「美國已打針染疫死者100%打mRNA」的結論,又或把該報道的邏輯套用在全民接種Vero細胞滅活技術疫苗的內地,也可以得出「中國已打針染疫死者100%打Vero」的結論,但無論是前者抑或後者,有關結論都沒有太大意義。

已接種疫苗的80歲及以上長者中,八成選擇接種克爾來福(科興)疫苗,約兩成接種復必泰疫苗。黃偉倫攝)

不能忽略的背景信息

其次,計算比率、比例的時候,即使是同一個詞彙,都可能因為統計基數的不同,導致所反映的意義和所造成的觀感不盡相同。例如以該報道所引述的醫院管理局的數據探究「疫苗死亡率」,本來就有不同維度的理解和計算方式——(1)以接種科興或復必泰疫苗後仍然染疫死亡個案數量除以全體接種所有疫苗後仍然染疫死亡人數,得87%和12%;(2)以接種科興或復必泰疫苗後仍然染疫死亡個案數量除以全體染疫死亡人數,得25%和3.6%;(3)以接種科興或復必泰疫苗後仍然染疫死亡個案數別除以全體染疫人數,得0.13%和0.02%;(4)以接種科興或復必泰疫苗後仍然染疫死亡個案數量分別除以全體接種科興或復必泰疫苗後仍然染疫人數......所得比率的意義和觀感都不同。

第三,該報道簡單一句「未就較多長者打科興,以及長者死亡風險較高等作年齡因素調整」,絕不足以提醒讀者各種「誤差」對兩款疫苗數據的實際影響。報道雖已指明「長者死亡數據」會對兩款疫苗的效用比較帶來誤差,但並沒就誤差進一步提供數據或背景資料,例如不同年齡段長者死亡個案佔比、科興或復必泰的接種佔比等等,而這些「未作調整」的背景資料,正正就是該報道所強調數據出現強烈反差的主要因素。

例如,根據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和特區政府當局回應報道時公佈資料,有兩個關鍵信息足以影響報道推論的準確性:(1)在已打針的長者群體當中,科興與復必泰的接種比例是八比二,即前者基數本來就比後者多得多,假設兩者死亡率相差無幾,若以八二比的接種基數乘以相同死亡率來推算死亡人數,科興與復必泰的死亡人數也會呈現八二比,即前者一定比後得多得多,而當科興死亡率略高於復必泰,兩者死亡人數差距也會進一步拉開,反之亦然;(2)以80歲或以上長者群體為例,在已作初步分析的3837宗死亡個案中,完全沒有接種疫苗的死亡率是15%,已接種一劑科興或復必泰是5.83%和3.44%,已接種兩劑科興或兩劑復必泰則分別降至2.95%及1.51%,可見兩款疫苗同樣有效防止死亡,而且一劑和兩劑的實際差距只有2.39和1.44個百分點。

又如,不同品牌疫苗的「足夠防護劑量」並不相同,絕對不能忽略不計。目前仍然未見有權威機構以香港死亡個案及數據為樣本、對兩款疫苗的效用作差異比較,但香港大學醫學院前日(3月22日)公布數據(下表)具有參考價值。對於20至60歲群體,在「防死亡」方面,接種一劑科興或復必泰的效用差別較大,分別是65.4%和93.7%,但接種兩劑的效用差距已經縮窄至94%和96.4%。至於60歲以上群組,基於身體機能等問題,兩款疫苗的效用都有所下降,同樣以「防死亡」為例,接種一劑科興或復必泰的效用減少至51.2%和73%,接種兩劑則是77.4%和92.3%,即無論是一劑或兩劑,科興與復必泰的效用差距都超過20個百分點,但當接種三劑,科興效用顯著提升,達到98.3%,反超復必泰的98.1%。因此,實在難以單憑個別數據論斷不同疫苗防護成效差距。

香港01製圖

值得反思的疫苗報道

值得一提的是,港大公佈的研究,是少有經統計學驗證兩款疫苗效用差異的研究,但坊間很多簡單對比都未經科學實證支撐。

無可否認,該報道已引述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主席劉宇隆的意見,強調分析時要考慮其他干擾原因,因為在統計學上要作「回歸分析」,不能簡單對比接種兩款疫苗後仍然染疫死亡人數。不過,報道仍以《已打針染疫死者87%打科興》作為大字標題。

在這樣情況之下,有人堅持該報道沒有違背事實陳述,也有人認為該報道存在誤導成份。然而,無論如何,既然引起爭議,這不失為一個值得大家反思疫苗報道的機會——

媒體影響無遠弗屆,但我們在引用數據的時候,曾否客觀理解數據的意義,又能否經得起推敲和驗證?任何報道都應基於「公共利益」,與疫情相關報道的「公共利益」就是普羅大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但我們傳播疫苗資訊的時候,曾否因為一些先入為主的偏見而過度懷疑個別疫苗的可靠性,甚至不自覺地在採訪和報道當中呈現對接種疫苗的抗拒,並且自以爲這是一種忠於公眾利益的守護和交代,結果難免導致讀者形成未必完全準確的理解,甚至強化本身政治偏見加以無限聯想,對抗疫工作可能弊多於利,最終傷害的就是被嚇怕的老弱?

必須指出的是,這絕不是說當疫苗已被證實有效外界就不應提出懷疑、媒體就不應進行複查,而是任何質疑都應該具備科學基礎,如果在忽略大量舉足輕重背景因素的情況下單憑一組信息去過度演繹某種論說,恐怕稱不上是專業。

媒體及社交網絡經常比較復必泰和科興兩款疫苗的效用,但一直未有本地權威機構作過科學驗證兩款效用差異。圖為2020年9月24日,中國科興生物在北京展示科興新冠疫苗的包裝。(Getty)

同樣是運用數據進行推演,不止一位本港醫學專家以此強調接種疫苗的重要。例如,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教授袁國勇從疫苗到港之初便呼籲市民盡快接種,近日更強調疫苗接種率達至95%以上便可考慮放寬社交限制措施。他解釋指,當全港有95%市民接種疫苗或已感染獲得免疫,推算即使有約6.8萬名65歲以上長者未有抗體,一旦出現第六波疫情,平均每間醫院急症室每日要接收65名長者,相信公共醫療體系「頂得順」。

截至昨晚(3月23日),已接種一劑疫苗人口比率高達91.7%,已接種兩劑疫苗人口比率也有83%。但把時間倒流回第五波疫情之前,本港的疫苗接種率一直不算高。若以去年12月15日的國泰機師漏洞事件作為這波疫情的起點,彼時香港完成疫苗接種人口約458萬人,接種率為61.3%;而已打加強針的人數僅為27萬,接種率為3.7%。

是次重災區是長者群體——尤其是安老院舍院友,其一原因是接種率明顯偏低。去年2月,特區政府正式推出新冠疫苗接種計劃,優先開放給60歲或以上人士接種;去年5月,專家推算長者接種率只有11.7%,接種一劑或以上疫苗的長者僅逾23萬;去年10月,六十歲以下、按十歲為劃分標準的年齡群組,其接種率均超過七成,但60至69歲群組接種率為60.32%,70至79歲群組接種率為41.42%,80歲或以上的群組接種率只有15.27%;直到第五波疫情爆發之後,長者接種比率才開始有明顯改善,但截至今天,80歲80歲或以上的群組接種率只有56.77%,與袁國勇所提倡的目標仍有一定差距。

為何長者群體接種率偏低?也許離不開媒體當時鋪天蓋地報道疫苗副作用和死亡個案。香港浸會大學於2021年7月至8月期間進行「助減香港市民疫苗猶豫研究計劃」,結果發現70歲以上群組的疫苗接種意願一直保持較低水平,當中包括三大原因:有29%受訪長者認為自己身體差或者有長期病患而不適合接種疫苗;有19%受訪長者認為自己年紀大,不適合接種疫苗;有部分長者比較擔心疫苗的安全性、副作用和後遺症。負責該計劃民意調查部分的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張引曾向外媒指出,在新冠疫苗面世之初,本地、海外媒體或一些專業人士對疫苗的質疑聲音非常高,「這種信息又在市民日常生活中,尤其通過社交媒體傳播,其實很容易提高抗拒或者很猶豫的心理。」

媒體有份「製造」的「疫苗猶豫」,代價實在不可謂不慘痛。也許正如張竹君所言,對於疫苗防護效用,關鍵從來不在於媒體所關注的「打什麼針」,而是「有沒有打針」。

當然,特區政府直到有媒體報道出現爭議後,才公布不少關鍵數據——這同樣是公眾無法正確接收資訊的主因,亦可見當局政策解說能力之差、數據開放程度之低,難怪遲遲無法穩控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