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2022 | 綠色投資需求巨大 香港應把握機會建綠金樞紐

撰文:楊瀅瑋
出版:更新:

上周,以「疫情與世界:共促全球發展,構建共同未來」為主題的博鰲亞洲論壇2022年年會在海南博鰲舉行,各國政客、學者匯聚一堂,探討亞洲經濟未來走向。在為期三日的論壇中,「綠色轉型」成了貫穿始終的關鍵詞,被眾多論壇講者們頻密提起。那麼,香港又應如何把握綠色轉型的機會,參與到綠色金融的大潮當中?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博鰲亞洲論壇2022年年會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資料圖片:博鰲亞洲論壇官網)

氣候變化問題緊迫

「碳中和已成為被廣泛接受的全球目標。」博鰲論壇發佈的《可持續發展的亞洲與世界2022年度報告——綠色轉型亞洲在行動》(下稱《綠色轉型》)引用知名指數編制公司MSCI每個季度發布淨零追蹤報告NetZero Tracker資料,截至 2021年底,全球已有136 個國家、115個地區、235個主要城市和2,000 家頂尖企業中的682家制定了碳中和目標,目標已覆蓋全球 88%的溫室氣體排放、90%的世界經濟體量和 85%的世界人口。

「當前氣候問題持續為地球帶來威脅,國際社會已攜手做出許多努力,包括《巴黎協定》的簽署、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等。」聯合國前秘書長、博鰲亞洲論壇理事長潘基文在博鰲分論壇上指出,「然而我們做的遠遠不夠。」

前聯合國秘書長、博鰲亞洲論壇理事長潘基文發表主旨演講。(資料圖片:博鰲亞洲論壇官網)

例如,2015年《巴黎協定》定下「1.5攝氏度」目標,迅速成為全球綠色轉型的公認標準:在本世紀結束前(2100年),將全球平均氣溫上升幅度控制在工業前水準(2攝氏度)以下,目標是1.5攝氏度。

然而,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1月公佈數字,2021年1月至9月的全球平均氣溫已經比工業化前平均水準高出約1.2攝氏度。去年8月,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制定相關研究報告期間發出「特別報告」:「除非立即、快速和大規模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否則將升溫限制在接近1.5°C甚至 2°C都將遙不可及。」

亞洲綠色轉型難題

潘基文又從「氣候正義」角度指出:「發展中國家對氣候變化貢獻最小,氣候風險最大、氣候適應能力最差,這是不公平的。」《綠色轉型》指出,亞洲大多數發展中經濟體的增長模式為「資源和碳密集型」,且許多亞洲國家極易受到氣候風險的影響,「將經濟增長和可持續發展結合將面臨巨大挑戰」。

英國蘇格蘭格拉斯哥一名男子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的廣告旁邊走過。(Reuters)

例如,《綠色轉型》指出,新冠病毒疫情促使各國採用經濟刺激政策,以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水準,但對綠色基礎設施和綠色轉型的資金投入較為有限。全球綠色增長組織(GGGI)和企業管理顧問公司 Vivid Economics 自2020年起,對21個發展中國家開展為期一年半的合作研究,發現平均每個國家只有11%的經濟激勵政策會對環境產生積極影響。報告指出,綠色措施比例低的主因是樣本中的發展中國家大多財政支援有限、負債率高,需要優先解決失業等社會問題。

「在亞洲,金融可能是應對氣候變化最有效的武器。」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主任、香港綠色金融協會會長馬駿博士在網誌中如是寫道。

亞洲地區新興國家綠色轉型的經濟困局,折射出巨大的資金需求。政府的有限角色,則反映私營部門參與的重要性。例如,聯合國「奔向零碳」(Race To Zero Campaign)金融路線圖指出:未來10年(2021-2030)全球綠色投資需求為32萬億美元,當中亞太地區需求最大,為13.6萬億美元,而中國的需求達8.2萬億美元;到2050年實現碳中和的資金,有70%可來自私營部門;企業可以為低碳轉型貢獻大約30%直接資本支出。

博鰲亞洲論壇「實現碳中和:政府在行動」分論壇上的三位嘉賓,從左至右分別為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主任馬駿、博鰲亞洲論壇副理事長周小川和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新华社)

《綠色轉型》寫道:「這為個人和機構投資者提供巨大的機會,促進可持續增長的同時又獲得積極的回報。」

香港主動合作 建綠色金融樞紐

目前,綠色金融最為主流投融工具仍然是「債券」。據氣候政策倡議組織統計,2019-20年的氣候融資有六成都是採用債券形式,約三成採用股權。

據氣候債券倡議組織(CBI),截止2021年底,全球綠色債券發行仍集中於歐洲地區(46.8%),亞太地區排名第二(22.6%)。綠色債券的計價貨幣,仍以歐元(41%)和美元(32%)為主,人民幣僅佔9%;亞洲區則更偏好使用人民幣,人民幣計價綠債佔區內份額39%,超過傳統國際貨幣如美元(29%)、歐元(9.5%)和日元(6.5%)。

亞洲區的綠色債券發行更偏好使用人民幣,人民幣計價綠債佔區內份額39%,超過傳統國際貨幣如美元、歐元、日元。(資料圖片)

不難看出,亞洲區綠債發行仍有廣闊空間,而香港在綠債方面大有作為,尤其是離岸人民幣債券(點心債)方面。一方面,香港坐擁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資金池,承擔全球七成的離岸人民幣業務結算。另一方面,香港也有著國際化的金融基建和透明度高的信用評級機制,香港交易所早早建立起成熟的離岸人民幣債券上市交易基建,更在2020年7月建立可持續和綠色交易所STAGE,提供ESG相關債券及交易所交易產品的資訊,提高綠色金融產品的透明度。

在上一年裡,先有特區政府帶頭發行各25億元的三年期及五年期離岸人民幣綠債,後有深圳市人民政府在港發行15億及24億元的三年期及五年期綠色債券,可見特區政府也銳意推動綠色點心債的發展,但政府不應只滿足於此。

在國家「30·60」目標(「2030年碳達峰、2060碳中和」)之下,內地地方政府和企業面臨著深層次的綠色轉型需求。例如,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劉俏在論壇上指出,碳中和會導致企業的增長範式發生巨變,「如果把碳排放理解成一個生產要素,它會進入到生產函數中,並影響消費者效用函數」。簡而言之,隨著碳中和戰略的深化、碳交易體系的完善,碳排放價格將會成為內地企業必須考慮的營運成本。可以預想,內地的綠色金融的需求只會「有增無減」。

深圳市人民政府成功在港發行50億元離岸人民幣債券(點心債)。(資料圖片)

具體而言,大灣區內地九市可以成為香港拓展綠色金融合作的第一站。廣東省是全國製造業規模最大的省份,而大灣區九市又是省內製造產業最發達的地區。據《廣東省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廣東省規模以上製造業增加值為3.05萬億元,而規模以上製造業企業數量超過五萬家,均居全國第一。可以說,廣東省及各地級市政府要推動產業綠色轉型、實現「30·60」目標,會面臨不小的財政壓力。

因此,香港政府不妨參考「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資助計劃」及先前與深圳市政府合作的經驗,面向大灣區推出相關的綠色債券「資助計劃」,既能助力國家綠色轉型,又能拓展債券市場及離岸人民幣產品池,可謂「一舉多得」。若香港能以與大灣區的合作作為範本,便能形成品牌效應,吸引亞洲區內更多主權機構、企業來港發行綠債,香港就能「一步一腳印」地成為區域內首屈一指的綠色金融樞紐。

金管局總裁余偉文表示,已將ESG併入外滙基金的公開市場及私募市場的投資管理過程,原則是,當ESG投資與其他投資的長線收益相若時,會優先考慮ESG投資。(鄭子峰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