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威並施】教育局的十大任務

撰文:胡恩威
出版:更新:

香港教育問題不是錢的問題,可能是錢太多的問題,令香港教育出現了不同類型的利益集團,從而腐化整個教育體制,才會出現2019年香港學生和老師的那種狀態。《港區國安法》只是短期處理了部分問題,長遠來說,香港教育存在系統性的缺陷,才會出現如此嚴重的問題。

香港中學生對中國的認同處於新低點,大家認同英美流行文化、英雄文化;學生老師的關係本末倒置,老師變成了服務學生,三千多位老師離職也造成了教育人手不足的問題。所以,新一任教育局局長蔡若蓮需要以大改革的精神,完成以下十個任務。

第一,學習日本、內地和歐洲等等,建立全民幼兒教育制。好處不用說,首先,幼兒教育是教育之開始,幼兒教育做得好,之後小學中學會有更好的基礎。三至六歲是兒童的健康和發展關鍵期,但由幼兒託管到幼稚園教育,香港目前都是支離破碎。用補貼形式並不合理,也製造很多不必要的壓力給家長。所以,建立一個健全合理專業的幼兒教育體系是首要任務。

第二,整頓老師培訓的系統和方法。目前教育大學要參加國際排名,變成了不是專心在培養學生,而是在玩論文遊戲。教育大學和港大、中大等學校的教育學院應該脫離國際排名模式,集中力量培養好的師資。教育學院更應該放棄DSE招生佔絕大多數的模式,增加彈性,多鼓勵已持有第一個學位的學生轉任教師,例如修讀完化學科的學生可以轉讀成為化學老師,增加老師的量和質。

教育大學應該成為真正培養老師的地方,而不是變成追逐國際排名的論文基地。這方面需要切實改革。老師是教育之本,但是香港教育似乎並不重視老師,成績好的都去當醫生律師,有的傳媒也一味吹捧考試「狀元」,根本是不合邏輯。政府應該出來指正這種歪風,因為它鼓吹了一種不合常理的精英主義。

第三,重組大學目前只着重西方國際排名的模式。大學應該分工,各大學各有專長特色,應培育多元化的人才,而不是集中在競爭一些虛名。

第四,整頓教育資源。開放學校給體育和藝術發展,開放學校資源,為社區服務做一些試點,例如兒童藝術工作坊或小朋友體能發展。

第五,與內地對接,建立一個更健全的系統。

第六,大學聯招收生模式要改變,若果要真正多元發展,不應該單單以成績主導。各院校應有更多自主收生標準,例如藝術類、體育類和醫學,校方都應該多一些自主權。除了成績好以外,也應該有一個真正的因材施教的模式。

第七,職業教育需要大改革,目前VTC(職業訓練局)集權模式並不健康,而且收生多的學科資源與人少的科目比較,完全不成正比。有些學科本就丕需要太多人,有些學科需要多一些,應該做一個真正的業界評估去釐定。目前修車、修理電梯等很多工種缺乏人才,原因是什麼呢?為什麼有大量學生跑去讀一些對社會根本毫無建設性的課程?這種導致人才短缺的職業訓練需要研究。

第八,教育局要做內部改革,改變自局署合併以來的教育模式。目前教育局的運作、政策制定基本上是照本宣科,缺乏專業、缺乏落地性。校本管理推出之後,也沒有在財務管理等相關層面上,作出適當的配合。

第九,推進教科書電子化。科技已經普及,但香港教育教科書電子化遲遲沒有執行。教科書電子化可以減輕家長的教育負擔,台灣執行了,很多地方都執行了,香港目前以選擇為由,其實就並不是真的有選擇。

第十,建立整全的國民文化教育。國民教育應該以文化為主,文化與國情兩個並重。之前做的國民教育在政治層面工作比較多,在文化層面完全缺乏,所以需要做一個整全的檢討。

以上十大任務完全具迫切性,未來五年蔡局長任重道遠,她也應該向公眾交代她在改革方面的藍圖,有什麼具體的工作計劃和目標。

胡恩威
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江蘇省政協委員、進念.二十面體聯合藝術總監暨行政總裁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