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威並施】落後的香港文化藝術空間規劃

撰文:胡恩威
出版:更新:

香港文體旅局成立,推動文體旅發展。李家超特首也提出香港要成為一個文化國際大都會,並配合《十四五規劃》定位為中外文化交流中心。那麼,首要任務是建立文化數據庫,透過數據庫了解香港現況,從而知道未來發展的具體方案,建立具體的指標。

舉個例子,文化藝術場地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倫敦有一萬八千多個文化藝術場地,大家上網了解一下,便會發現其他大城市如東京、紐約也都有自己的文化數據,唯獨香港欠缺這些數據。

香港目前大部分的文化場地、藝術場地都是由康文署管理,但是一個完整、真正的國際城市,除了政府經營的文化場地之外,也有政策鼓勵民營、非盈利的藝術場地及盈利的商業藝術場地。香港要發展藝術,需要有不同類型的場地配合。例如,東京有二十人的小型棟篤笑演出場地,也有大型幾萬人的演唱會場地。

文化和體育其實都需要空間場地,因此檢討目前香港的文化場地是要務。建立好的硬件軟件才能發展,文化數據庫涉及硬件,例如香港總共有多少個藝術表演場地?面積多大?博物館有多少空間?畫廊有多少?藝術工作室有多少?這些政府都需要有掌握,並應該設定發展指標。當初有人建議西九文化區興建一棟大樓,讓藝術團體作為辦公排練地方,目前西九文化區仍沒有處理這個他們答應要興建的的空間。

空間很重要,天橋底、屋邨停車場、食環署的空置街市,與及很多空置的校舍,其實均可以在短期內改裝為藝術空間、藝術工作室等等。現在香港缺乏的正正就是這些基本配套。

又例如展覽空間,香港中央圖書館的展覽館是一個非常受歡迎的空間,但是很多很精彩的展覽只在那裏擺放兩三天便要結束。為什麼政府不開拓更多展覽空間?例如鼓勵商場設立展覽空間,讓香港藝術家可以有更多機會展示藝術品。又例如荷里活道一帶,政府是否應推動它成為一個畫廊區,結合大館,結合PMQ,加強文化傳播?

胡恩威
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江蘇省政協委員、進念.二十面體聯合藝術總監暨行政總裁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