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威並施】用藝術科技活化傳統

撰文:胡恩威
出版:更新:

藝術和科技的關係由早期人類歷史開始已非常密切。從石器時代的壁畫到紙張筆墨的發明,到後來的印刷、攝影,每一次科技的突破都會影響藝術的形式。中國傳統水墨書畫是因為毛筆和水墨紙張的發明,形成了一個創作生態。印刷術的出現更令藝術可以被複製。近一百年攝影和電影的出現,也大大改變整個社會藝術的生態。

文科理科是西方社會發明出來的。在中國傳統裏,科學、藝術和文化是結合的。以中醫為例,要成為一個中醫,不只是一個理科的問題,也要熟識《易經》並且具備人文科學基礎。所以中國傳統文化是一個綜合類型的文化。今天西方說的STEAM,其實也有這個背景。

科技影響社會、影響藝術。今天的科技發展都是西方主導的。西方發明出來的數碼世界,完全顛覆了以人為本的傳統藝術思維。今天的傳統藝術在很久以前也是創新,但是經歷了這麼多年的演變,在數碼技術衝擊下,傳統藝術面對很大的挑戰,並且衍生了很多藝術發展的問題。

西方目前說的藝術科技(Art Tech),其實早遠在六十年代就以錄像藝術等不同形式出現。在八十年代開始,西方發展科技出現一個現象,就是科技被娛樂應用。娛樂有大量的資源可以透過科技去創造更多官能刺激的產品,故此科技完全被娛樂產業主導。再對比藝術教育和藝術科技相關的研究,大部分資源都只是投放在傳統藝術身上,並沒有投放合理的資源在思考傳統和科技的關係之上。

YouTube頻道自得琴社結合中樂與視覺元素,呈現出一種傳統美學。(網上圖片)

故此,西方主導的地方往往把大量資源花在管弦樂、歌劇等傳統西方藝術身上,歐美本身也有這個情況。但是,隨着數碼科技及各種數碼娛樂相關事物,例如電玩遊戲的出現,傳統藝術的影響力正慢慢縮小。傳統藝術和科技的結合目前只呈現於透過YouTube或網上頻道作為播放體系,並不能透過藝術科技重新界定傳統藝術如何創新。

這一方面,中國內地近年其實有很多有趣的案例。例如有一個YouTube頻道叫「自得琴社」,它一開始以古琴為主,後來結合一些新的視覺元素。這些視覺元素和中國傳統書畫相關,呈現了一種傳統美學。演奏者也做一些cosplay,例如穿起唐朝的服裝來演奏當時的曲目。這個頻道已經有六十多萬訂閱者。

藝術科技有兩個層面︰一個是創作層面,一個是推廣層面。推廣層面是透過數碼媒體頻道去展示不同的藝術創作,YouTube、bilibili等網上平台為此提供了海量的資源。這為推廣藝術教育帶來了很多資料和財富。你可以在YouTube看到張大千繪畫的紀錄片,也可以在網上觀看中國書法繪畫史。但內容太多、難以選擇,也成為數碼媒體面對的問題。

數碼媒體之前的世界有一個知識過濾系統,例如媒體有編輯、記者、有作者去選擇一些資料給讀者看。但是現在數碼媒體基本上是一個無邊無際的宇宙,每天累積大量的資訊、大量的音樂、大量的視頻,大量的文字。如果你缺乏正念,便會很容易在這個資訊宇宙迷失,但是若果你能夠善用這些資源,便能夠理解網上資訊的價值。

藝術科技如何教育?不單要教如何使用器材或技術,也應該教學生認識器材技術背後的歷史。例如互聯網的歷史、電腦的歷史、AI的歷史、手提電話的歷史、電子遊戲的歷史。應該由小學開始教導學生了解科技歷史,了解科技如何影響社會,如何影響我們吸收資訊,如何影響傳媒,如何影響社會。

藝術科技最重要的其實是應用。目前藝術科技的應用集中在娛樂和消費身上,藝術文化很少有機會用得上。傳統學校也並不真的有系統去教學,香港的藝術教育在專上層面基本上也是五十年前西方的藝術教育模式。藝術科技並沒有融合,編碼與素描看似風馬牛不相及,但是一個學過素描的人或者會寫書法會畫國畫的人去理解編碼,由於有基本的美學訓練。編出來的碼可能就有不一樣的感覺。

霓虹文化保育展覽「香港霓虹-未完的結局」。(相片由主辦方提供)

藝術科技應該在日常生活裏呈現。藝術科技的應用,本身是藝術的應用。例如香港傳統的霓虹光管,曾幾何時它也是一個先進的技術,香港人經過多年的訓練,形成了香港霓虹光管的美學,所以它也是一種Art Tech。可惜香港政府引進不合理的建築物條例,使霓虹光管在香港城市景觀中銷聲匿迹。職業訓練也不重視霓虹光管技術的培訓,導致這個曾經獨樹一格的香港藝術科技面臨失傳。

不單只是這樣,香港是嶺南地區最早進行水墨畫創新的。由高劍父、呂壽琨、黃賓虹到今天,出了很多創新的人物和大師。這些藝術家當初做傳統創新,也是把水墨當成一種全新的素材去採用。藝術科技是一個觀念,是一個態度,是你如何利用技術,如何利用科技。

華人社會需要重新思考、重新開發新的藝術教育課程。內地很多高等院校,例如中央美術學院徐冰先生、廣州美院及很多不同省市的美術學院,已經進行了很多不同類型的嘗試。

除了作為資訊傳播教育平台之外,藝術科技更重要的是如何應用在生活,即創作。藝術科技若不能應用在生活上,便缺少了感染力。至於創作,有很多層面,有些是非常個人化的,有些是應用的,不論是設計一個招牌、一個食品包裝,還是設計整個宣傳計劃,都可以應用很多Art Tech元素。設計師與藝術家應該應用藝術科技。從前藝術家和設計師是一體的。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把藝術和設計分割開,變成了兩個範疇。

藝術科技除了影響視覺藝術設計元素之外,對表演藝術也有極大的影響。傳統劇場的觀眾被動式看演出的情況必然會改變。這個改變會怎樣發生涉獵到劇場設計的基本。劇場設計的基本也涉獵到傳統表演藝術的分類問題︰音樂、舞蹈、歌劇這些西式分野與及中國戲曲表演藝術各有不同呈現狀態。中國傳統藝術近年善用新媒體平台去推廣,也利用全新的舞台科技和傳統藝術結合,崑劇、京劇均展開了不同的實驗。這些實驗非常重要,是未來藝術科技需要探討和研究的。

新科技與中國傳統藝術結合的例子並不少。民國期間的《大鬧天宮》動畫,在當時也是藝術科技的一個代表作,裏面把中國傳統水墨水彩技巧應用於全新的電影媒體。這部電影對日本漫畫界有着非大的影響。這也是一個藝術科技的經典示範,把傳統媒體活化。另外一個例子是《清明上河圖》動漫化,香港和台灣很早已開始實驗。香港的趙廣超先生在九十年代以前已經在進行山水畫動漫實驗;香港進念.二十面體的榮念曾早於八十年年代便把中國文字透過電子媒體動態化Motion Graphics ,結合戲曲和表演藝術呈現。台灣導演楊德昌創作《追風》的時候,也把《清明上河圖》的一部分動漫化。

這些實驗其實就是一個應用的過程。科技是一個工具,藝術家要進行創作,就必須掌握新的科技今天娛樂資源豐富,利用新科技製造很多刺激官能的產品去吸引觀眾,影響了觀眾的口味和方向。有趣的是,若果大家去YouTube看看,很多關於禪修、正念、中國氣功八段錦的視頻也有大量的觀眾群,數眾自由數以百萬計。即是說,這些和娛樂相反,尋找平靜修煉的內容,也有一定的關注度。這也正是藝術科技應用有趣的地方。當然,利用社交媒體的資源去學習,哪些是對,哪些是錯,就真的是各自修行了。

NFT近來成為藝術市場新寵,但它只是一個投資過程,而不是一個啟動全身創新的理念。(Getty Images)

未來的挑戰是在海量的資訊宇宙裏,怎樣面對新科技。新科技「去人化」,用科技代替了人。例如AI,它令人的價值愈來愈小,這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因為人是最重要的,科技應該為人服務。當人沒有價值,科技變得絕對有用的時候,科技便沒有意思了。所以最有趣的科技能夠提升人類思想層次與人民質素,而是不拉低人民質素。在那個虛無飄渺的世界裏面,如何令人更加重要,正就是未來藝術科技的挑戰。

NFT近來成為藝術市場新寵,但它根本上只是一個投資產品,和藝術沒有任何關係,裏面也沒有什麼新的美術價值。它只是一個投資過程,而不是一個啟動全身創新的理念。這一方面,我們要認識。我們既要學傳統藝術技巧如素描、書法、繪畫,也要知道新的科技,但是最重要的是不要迷失在科技之中,忘記了人才是這個世界存在的最重要理由。

胡恩威
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江蘇省政協委員、進念.二十面體聯合藝術總監暨行政總裁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