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場「表面復原」暗戰醞釀 受害最深屬港股

撰文:古美儀
出版:更新:

作為美國政府第三號人物,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的軍機降落台北松山機場,上周掀起了亞洲金融市場一場風波。幸而,投資者最憂心的中美軍事衝突、「熱戰」畫面未有發生,對亞太市場產生的沽壓,表面看來是「一閃即逝」,亞洲股匯市場逐步收復失地。然而,中國解放軍啟動在台灣周邊六個區域的軍事演習,是有史以來在台灣海峽進行的最大一次軍演,可以預示台海之間的「暗戰」在未來一段時間將持續。

有投行認為,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及不確定性升溫,將對股票產生負面影響,當中若以對政治敏感度衡量,港股所受的沖擊會較中國A股及美國上市中概股更為明顯。從上周二(8月2日)佩洛西訪台前,港股恒指的跌幅比事件主角台灣、以及中國股市更為激烈,可見一斑。

在上周二中外媒體鋪天蓋地報道伴奏下,佩洛西落實歷史性訪台,成為1997年金里奇(Newt Gingrich)之後,第一位訪台的美國眾議院議長。市場恐令中美貿易及外交關係旋即惡化,甚至引發軍事衝突。當日不論是對風險情緒最為敏感的股票市場、以至匯率市場及商品市場,都清一色指向投資者對局勢不明及風險的厭惡情緒。

上周,金價一度逼近每盎司1,800美元,升至一個月高位。(Getty Images)

佩洛西抵台前 金價見一個月高位

當中,金價逼近每盎司1,800美元,升至一個月高位。匯率方面,美元及人民幣一同受壓,離岸人民幣曾逼近6.8水平,下試近期關鍵水平。日圓則重拾避險貨幣的功能,由逾二十年低位反彈,日圓兌港元重上「六算」。股市方面,亞洲股市全線向下,內地A股、港股及台灣股市跌幅超過1%-2%。當中港股跌勢最急,恒生指數失守20,000點,見5月12日以來低位,內地上證綜指創下逾兩個月最大跌幅。

在亞洲股市一片跌勢下,佩洛西最終在8月2日晚上,平安到達台北松山機場,並在次日與台灣總統蔡英文會面,並獲頒授「特種大綬卿雲勳章」。

中美兩國維持「鬥而不破」的一貫大方向,早前市場擔憂的軍事衝突、以至軍機「伴飛」場面,幸而未有發生。

不過,「熱戰」雖免,但「暗戰」卻在醞釀。中國對台灣祭出新一浪制裁,禁止逾百家台灣食品廠產品進口,暫停天然砂對台出口,多架軍機擾台,網絡攻擊台灣政府官網,還宣布要在對台灣周邊展開連日軍演,形同對台灣海空域封鎖三天。

8月3日,恒生指數小幅上揚。(美聯社)

中方表現克制 股匯漸收復失地

雖然中國的制裁一波緊接一波,惟普遍是投資者的預期之內,不論從股市或是匯市的表現,迅即收復失地,都反映市場對於中國在台海進行多年來最大規模的軍演,視為意料中事。

先看事件的主角,台灣股市在佩洛西訪台當日,創下三周來最大下跌幅度,外資淨賣超196.6億元台幣,為逾一個月最大。航運板塊明顯下挫。不過,經過三日調整後,台股於上周五明顯反彈,高開高走,重返15,000點上方,一口氣收復連日跌勢。特別是備受關注的半導體股,台積電及聯電抽升3%-5%。

中國及本港股市亦大致收復跌勢,其中,恒指重上二萬點關鍵心理關口。一些之前炒作台海會出現軍事衝突的軍工股,亦已經陸續回落。

至於美股表現顯得更為「置身事外」,因時差關係,美股交易時間,是亞洲時段的晚間,因此,佩洛西安全抵達台灣時,正值美股交易時段,因而未有觸發美股的太大沽壓,自然事件後的反彈幅度亦較為輕微。

匯市方面,佩洛西訪台當日人民幣明顯受壓,兌美元跌至近6.8水平見三個月低位,相較之下,避險資金泊入日圓,刺激日圓自逾二十年低位反彈。不過佩洛西結束行程後,人民幣匯價明顯回穩,在岸人民幣由上周二的低位6.78水平,反彈逾400點子,重上6.74關口,可見市場相信台海局勢不至於有出人意表的惡化。

短線看金融市場的沽壓暫時休止,不過佩洛西訪台,令台海政局詭譎,影響遍及經濟及出口,諸如中國對台灣貨品的出口禁運,負面影響不會在一時三刻完全反映,反而會長期利淡台灣經濟,對此台商已經明確表態,望兩岸當局應以民生經濟為重。

台灣九大工商團體上周發表聯合聲明,籲請兩岸當局避免衝突,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資料圖片/Getty Images)

九大台商聯合聲明 籲民生經濟為重

台灣九大工商團體上周發表聯合聲明,籲請兩岸當局避免衝突,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又指出,從產業經濟民生面來看,目前台灣有數以萬計的企業在大陸投資,以及數以百萬計的國人在大陸工作、就學、生活,同樣的,大陸也有數萬民眾在台灣定居生活,即使目前兩岸呈現關係緊張,但兩岸在經濟、產業、社會等各層面,依然維持緊密的往來與互動。

佩洛西訪台引發的政治及經貿轉向,未來會如何牽動投資市場?美資投行高盛認為,雖然佩洛西此行令兩岸關係成為焦點,不過自從俄羅斯於今年2月下旬,入侵烏克蘭後,市場憂慮俄羅斯制裁風險可能擴散至中國,過去數月,全球投資者早已經關注地緣政治風險會轉至中國。

高盛指,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及不確定性升溫,將對股票產生負面影響。(1)過去每逢台海出現地緣政治緊張事件後,中資股便將承壓,而且弱勢一般持續約一周;(2)據該行模型顯示,中資股估值與地緣政治風險呈負向關聯性;(3)台海局勢緊張會影響資金流向,每當地緣政治風險上升,台灣股市均見明顯的資金外流。

板塊方面,而最受宏觀局勢影響的板塊,包括媒體及娛樂、房地產及銀行,而傳統防守性板塊如家庭用品、電訊、食品及飲料等表現則較佳。高盛綜合指出,A股對於地緣政治的敏感度,相對港股及中概股兩大離岸中資股為低。

8月5日,港股反覆靠穩,連升3個交易日,惟成交量偏低。(中新社)

港股日均成交僅千億 按年挫逾四成

參看過往數年,每當大國地緣政治出現變局,諸如2018年中美爆發貿易戰、今年初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西方國家對俄實施經貿制裁,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兼為亞太區資本出入最不受限制的城市,本港股市屢次經歷一段長時間的沽壓。

回看今年恒指表現,年初,恒指一度在農曆新年前出現「光輝歲月」,逐步向上攀至全年高位,恒指企於25,000點以上。不過,當2月底俄羅斯正式出兵烏克蘭後,投資氣氛全面轉差,港股跌勢一觸即發,拾級而下。再者,從上周佩洛西訪台前,港股恒指的跌幅,比事件主角台灣、以及中國股市更為激烈,港股對外圍政局變化的「高敏體質」可見一斑。因此,暫時恒指雖然暫時止跌,不過從成交金額看到,全日主板成交不超過1,000億元。參考港交所數據,7月日均證券市場成交額,僅1,085億,按月計再跌28%,按年急跌逾四成,足可見人丁冷清,反映投資者信心不足。更甚者,台海局勢暗潮洶湧,對港股底位反彈,建成一個難而衝破的高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