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政府統籌 減廢、分類、回收政策不成氣候

撰文:劉夢婷
出版:更新:

垃圾徵費並不是創意新政策,韓國、新加坡及台灣早於1995年、1996年及2000年實行垃圾徵費,多年來已探索出具當地特色、全面而成熟的環保政策。而香港政府缺乏可持續發展的環保視野,不僅在垃圾徵費條例上落後國際社會一大截,更未搭建完整的廢物治理框架,導致減廢、垃圾分類、回收利用的政策及基礎設施一直不成氣候。照如今的發展狀況,即便終於出台垃圾徵費這個「火車頭」條例,香港的廢物治理體系又能改善幾何?

香港政府缺乏可持續發展的環保視野,不僅在垃圾徵費條例上落後國際社會一大截,更未搭建完整的廢物治理框架,導致減廢、垃圾分類、回收利用的政策及基礎設施一直不成氣候。(資料圖片)

源頭減廢:缺乏全面有力的生產者責任制

在《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35》中,政府回顧過去八年的全民減廢成果,提到塑膠購物袋收費計劃在2015年全面實施之時,塑膠購物袋總棄置量下跌25%,但政府未提及的是,2015年後,塑膠購物袋棄置量便略有回升。並且,總體來看,2010至2019年間,香港垃圾人均棄置率整體呈上升趨勢(表一),其中工商業固體廢物人均棄置重量由2010年的0.42公斤增加至2019年的0.6公斤,而都市固體廢物也由1.3公斤增加至1.47公斤。很明顯,在回收渠道有限的前提下,要改善香港廢物治理現狀,減少前端廢物量十分關鍵。

環保團體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朱漢強對《香港01》表示,在香港流行的消費文化裏,即棄用品普遍被視為方便、衞生和進步,這是資本主義的迷思。然而,消費者並非即棄用品的「罪魁禍首」,生產者及商家過度包裝的問題亦難辭其咎。環保團體綠領行動2019年曾公布一項調查發現,73%受訪者認為超市過度包裝,當中超過一半人會在購買蔬果後直接棄置包裝,對於彼時尚未推出的垃圾徵費條例,73%受訪者曾擔憂過度包裝產品會增加垃圾費用。事實上,此憂慮並非空穴來風,綠領行動今年一項調查,邀請九名市民到超市購物,發現參與者八天內如常購物後收集276個包裝,部份只為加強商品美觀、吸引市民選購。

因此,基於「污染者自付」及「共同承擔環保責任」的環保原則,建立生產者責任制刻不容緩,不單是消費者,製造商、進口商、批發商、零售商等持分者都須分擔回收循環處理廢物的責任,避免垃圾徵費法則向商界傾斜,對市民不公。

朱漢強指出,在香港流行的消費文化裏,即棄用品普遍被視為方便、衞生和進步,這是資本主義的迷思。(資料圖片/吳鍾坤攝)

目前,香港政府僅實施四個強制性生產者責任計劃,分別是塑膠購物袋收費計劃、廢電器電子產品生產者責任計劃、玻璃飲料容器生產者責任計劃及塑膠飲料容器生產者責任計劃。其中,塑膠購物袋徵費五毫已維持逾十年,且豁免裝載冰凍食品的膠袋收費,導致計劃成效不彰,近年來膠袋棄置量有所回升,資料顯示2019年棄置於堆填區的膠袋日均達768公噸。即便塑膠飲料容器對環境影響較廣泛,政府仍於今年1月才開始試行入樽機先導計劃,目前在全港設置共60部入樽機以回收膠樽,截至8月31日累計收集800.9萬個膠樽。

但細看不難發現,現行生產者責任計劃的細則可謂「不痛不癢」,不僅未包括具體的懲罰機制及強有力的經濟誘因,推行時間十分短促——除卻膠袋收費計劃始於2009年以外,其餘計劃均在2018年後才全面實施。因為都市廢物種類繁多,且每一種廢物的處理、回收方式各異,處理廢物的技術試用亦需要時間。可見現行的生產者責任制仍有許多漏洞要補足。

垃圾分類:三色桶淪為教育民眾的「面子工程」

廢物處理一環扣一環,面對種類繁多的廢物,需嚴格做好分類再做回收或循環處理。

就家居廢物而言,香港家居廢物分類向來依賴三色回收桶,不僅單一且幾乎毫無成效。自1998年起,環保署推出《減少廢物綱要計劃》,在公眾地方設置三色回收桶,引導市民根據顏色丟棄廢紙、鋁罐及膠樽。截至2020年初,全港各區共擺放約1.7萬個回收桶,儘管回收桶分布範圍逐漸擴大,但垃圾分類全靠市民自覺自願,缺乏相應監督及懲罰機制,本港廢物回收率甚至整體出現下跌現象。

另一方面,工商業廢物的材料成份繁多,分類需細緻管理,回收處理時亦涉及複雜技術,現時政府的處理遠遠未涵蓋所有情況。朱漢強強調,建立獨立的廚餘回收系統很重要,廚餘不能和其他工商業廢物混合處理,否則會「污染」廢紙、塑料及金屬廢物。

今年1月,立法會金融界議員陳振英曾質詢,政府自2018年起推行廚餘收集先導計劃,回收中心每日可處理200公噸廚餘,但透過先導計劃日均僅收集約100公噸廚餘,詢問政府是否就先導計劃的收集成效進行檢討。對此,環境局局長黃錦星的回應是:新冠疫情影響了本地經濟活動,致使本港整體廚餘產量有所下降,還提到會在今年陸續推展第二階段廚餘收集先導計劃,機構或屋苑可自願參加,但並未提及是否會採取措施將計劃推及全港。

數據顯示,2019年,每日棄置於堆填區的工商業廚餘達1,067公噸,無論是否有疫情影響,事實是,透過先導計劃收集的廚餘量遠低於丟棄量,無論政府用何種理由作為「擋箭牌」,都不能掩蓋其分類回收的無能。另外,根據《香港固體廢物監察報告》,在2015年至2019年間的整體固體廢物回收率顯著下降(表二),其中工商業由48%減少至38%,家居廢物由25%減少至21%,都市固體廢物則由35%減少至29%。

政府在《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35》中提到,「綠在區區」社區回收網絡支持大眾實踐廢物源頭分類及回收,回收點分為大、中及小三個規模層次,覆蓋全港各區,但回收網絡由非政府機構運作,即政府未能進行有效管理及營運,導致現有分類設施更像是在教育公眾培養環保意識,並非真正督促市民培養垃圾分類習慣——不禁讓人質疑三色回收桶形同虛設。

黃煥忠指出,政府沒有長遠規劃,只是一味堆填與焚化,未有積極開發多元化廢物回收設施,與世界趨勢脫節。(鄭子峰攝)

回收利用:依賴堆填及出口,欠缺長久之計

香港浸會大學嘉漢林業珠三角環境應用研究中心主任黃煥忠接受《香港01》訪問時憶述,大約二十年前,香港的垃圾治理做得比台灣好,在亞洲算是首屈一指。然而,香港廢物數量與日俱增,政府卻沒有長遠規劃,只是一味堆填與焚化,未着手於開發多元化廢物回收利用設施,如今已與世界趨勢脫節。他擔心,長此以往,本地生態環境及公眾健康將受嚴重威脅。

根據環保署統計數字,近年來香港出口可循環再造物料的數量有所下降,在本地循環再造的數量微升(表三),但目前情況看來,香港廢物回收仍然高度依賴出口。2019年,香港平均每日棄置於堆填區的廢物數量為11,057公噸,一年共約403.6萬公噸,另外共有144萬公噸可循環再造物料出口至外地,僅20萬公噸物料在本地實行循環再造。

內地自2017年底開始禁止進口24類固體廢物,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司長邱啟文更於去年底表明自2021年1月1日起禁止以任何方式進口固體廢物,包括廢塑料、廢紙、有色金屬、廢鋼鐵、廢五金、冶煉渣、廢紡織原料和廢船舶等。全面禁止進口固廢後,生態環境部將做好全面禁止進口固體廢物相關制度的立、廢、改工作。與此同時,泰國、印尼和越南等國家自2018年起已限制回收物的進口,香港的垃圾出口因此受到很大衝擊。

香港本地廢物循環回收工作本就收效甚微,面臨如此國際形勢更是百上加斤。有專家預計,香港目前投入使用的三個堆填區將在2030年飽和,而現時本港的焚化爐中,屯門曾咀焚化爐用於處理污泥、石鼓洲焚化爐尚未落成,預計2024年方才完成。毫不誇張地說,香港廢物回收已面臨窮途末路,如此困境下,香港究竟如何避免變成「垃圾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