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內轉型「元宇宙」公司 Facebook在盤算什麼

撰文:孔祥威
出版:更新:

「元宇宙」(Metaverse)過去一年備受科技和投資界吹捧,最近這個概念也得到社交媒體龍頭Facebook創辦人朱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加持。他上月底揚言公司會在五年內轉型元宇宙公司。到底Facebook在盤算什麼?這是否代表人類真的將會步入另一個互聯網新時代?

「社交技術的終極表達」

何謂元宇宙?朱克伯格上月底在科技媒體The Verge的訪問中解釋:「你可以將元宇宙視為一個具體化的互聯網,你不但能夠查看內容,還可以置身其中。而且你會感覺到跟其他人在一起,能夠擁有有別於在平面應用程式或網頁上的體驗。」

Facebook行政總裁朱克伯格認為,智能手機並非自然的社交互動方式,VR和AR才可提供空間感和存在感,將是下一個運算平台,Facebook也會轉型為「元宇宙公司」。(Facebook圖片)

這並非朱克伯格原創。這字眼源自1992年美國作家Neal Stephenson的科幻小說《潰雪》(Snow Crash),小說主角戴上眼罩,以化身(avatar)進入虛擬空間「魅他域」(Metaverse),圍繞一種會癱瘓真實世界的神秘病毒「潰雪」而展開冒險故事。類似設定也見於2003年推出的遊戲《第二人生》(Second Life),或者2018年電影《挑戰者一號》(Ready Player One)之類。

元宇宙沒有公認而確切的定義。風險投資EpyllionCo管理合夥人Michael Ball去年1月一篇文章在行內傳閱甚廣。他提出元宇宙應有七項元素:持續存在而永不重設、暫停或停止;實時同步;沒有人數上限,每名參與者都要有存在感;有完全可運作的經濟;橫跨數碼和實體的體驗;數據、數碼資產、內容等都要互通(interoperable);內容和體驗應該由廣大貢獻者創作和營運。

這個存在多年的科幻概念,在去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全球封城下開始實現。一方面,以遊戲《要塞英雄》(Fortnite)和《機器磚塊》(Roblox)為代表,虛擬世界超越單純遊戲而成為了社交場所。人氣說唱歌手Travis Scott去年4月在《要塞英雄》內以化身舉行演唱會,錄得至少4,580萬參與人次。還有玩家於疫情下在遊戲《動物森友會》和《Minecraft》中舉行婚禮、畢業禮之類。

新冠肺炎疫情下,全球封城,網絡遊戲變成了社交場所。圖為去年4月底,美國人氣說唱歌手Travis Scott在大熱遊戲《要塞英雄》中舉行線上虛擬音樂會。(Getty Images)

這些活動已經展現商機。以遊戲平台Roblox為例,玩家願意在遊戲內花費,本年首季玩家花了6.52億美元購買遊戲中的虛擬貨幣Robux,再用來購買各種服裝道具,同比增加161%。同時,它作為平台可供玩家創作遊戲獲利,例如23歲的Stefan Baronio與其他開發者在Roblox內製作了越獄遊戲《Mad City》,每月吸引逾20萬名玩家,賺得六位數美金收入,藉此買了新車和支付大學學費。加上創辦人David Baszucki聲稱元宇宙在未來可成為課室,「遊戲+教育」的模式吸引了騰訊與之合作推出中國版。難怪本年3月上市的Roblox,現時市值近500億美元。

另一方面,虛擬資產的價值也在去年加密貨幣炒賣熱潮下水漲船高,一枚比特幣(Bitcoin)價值最高曾超過6.4萬美元,連帶同樣以區塊鏈(blockchain)為基礎的非同質化代幣(NFT)也有價有市,畫家Beeple的NFT畫作在佳士得(Christie’s)拍賣,以逾6,900萬美元成交。這些虛擬世界內身份、社交、教育、娛樂、資產交易的興起,令元宇宙成為科技和投資界的熱門概念。

加密貨幣熱潮下,虛擬或數碼資產愈來愈受到大眾青睞。圖為Beeple的NFT畫作《Everydays-The First 5000 Days》。(Christie's/路透社)

至於為什麼Facebook要開發元宇宙,朱克伯格的說法是,現有社交互動方式遠不夠好。他解釋,智能手機這種「細小、發光的長方形」,並非人類社交互動的自然方式,因為缺少了空間感和存在感。他舉例道,很多視像會議的記憶模糊,很難記得哪次是哪次,或者誰說過什麼。因此,他一直視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VR)和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AR)為智能手機之後「下一個運算平台」:「如果我們能夠以一種更自然的方式,建造下一代計算平台和體驗,讓人與人有更多的聯繫,這將是一件非常正面的事情。」他聲稱自己從中學、剛剛開始編程時已經有這方面的思考,「創立Facebook 之前已認為這將是社交互動的『聖杯』」:「在許多方面,元宇宙是社交技術的終極表達。」

「數據仍然是王」

在上月底發表Facebook本年第二季業績電話會議上,朱克伯格稱元宇宙是「下一代的互聯網,以及Facebook的下一個章節」,將創造「全新的體驗和經濟機會」。Facebook實境實驗室(Reality Labs)主管Andrew Bosworth上月在網誌透露,將會在該部門成立專責建造元宇宙的團隊。朱克伯格在媒體訪問中預言:「如果我們成功的話,也許五年後,或者七年後,大家會視我們為一間元宇宙公司而不是行動互聯網公司。」

在表面、亮麗而模糊的未來願景背後,朱克伯格在該業績電話會議上交待Facebook對元宇宙的具體部署:「這牽涉多個我們正在研究的重大主題。其一是社群和創作者,其次是數碼商務,還有構建下一個運算平台如虛擬VR和AR為大家提供存在感。這些現時Facebook已有的計劃,基本上會共同構成元宇宙願景。」

有學者認為,廣告及用戶數據仍然是Facebook在元宇宙的重點。圖為Facebook早前嘗試在VR遊戲內測試展示廣告。(Facebook圖片)

首先,廣告仍然是Facebook盈利核心來源。它本年第二季內收入比去年同期增加56%至290億美元,其中98.2%來自廣告;純利錄得104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多101%。朱克伯格說廣告「可能是元宇宙有意義的一部份」。然而,Facebook並非沒有受到威脅,抖音/TikTok和YouTube似乎比它更能吸引創作者,連帶觀眾和廣告商。難怪Facebook明顯愈來愈重視創作者經濟,先在本年4月推出了類似Clubhouse的聊天室功能;再在6月推出Bulletin供創作者發表新聞時事類文章及播客(podcast);上月中,朱克伯格宣布在明年底前投入10億美元獎勵Facebook和Instagram的內容創作者。

其次,廣告以外,Facebook正加入線上商店戰團。現時它在Facebook和Instagram已有120萬間活躍商店,每月有三億訪客,正在追趕有170萬間商店的Shopify。就如《機器磚塊》、《要塞英雄》之類,朱克伯格也看到了未來元宇宙的電子商務商機,他說用戶「由一個體驗瞬間轉移到另一個」時,也會為化身購買數碼服飾和物品。

最後,用戶數據仍然是兵家必爭。蘋果(Apple)早前的iOS更新限制了應用程式對用戶的追蹤。Facebook在財務中預期第三季廣告業務同比增長將放緩,坦言將面對「逆風」,「尤其是iOS更新」。若VR和AR真的是下一個運算平台,又為Facebook所主宰,用戶數據或將由它予取予攜。Facebook現正積極投入VR和AR研發和收購。在VR方面,它在2014年收購了設備商Oculus,正在不斷研發新一代眼罩,同時收購了多間VR遊戲公司,VR社交平台Horizon仍在測試之中。在AR方面,它正研發一種閱讀神經訊號的手環來操控虛擬物件,成功的話,有望實現朱克伯格所謂的「無限辦公室」。

Facebook正在開發新的AR手腕裝置,利用肌電圖(EMG)技術解決在虛擬世界的輸入問題。例如它預期佩戴者可以在沒有實體按鍵的虛擬鍵盤上打字。(Facebook圖片)

西英格蘭大學虛擬及擴增實境高級講師Verity McIntosh向英國廣播公司(BBC)解釋,Facebook如此重視,是因為用戶使用VR和AR時所產生的數據,「相比在以平面熒幕為基礎的媒介,多出一個數量級」:「不只是有關我點擊了什麼、我選擇分享什麼內容,而是有關我選擇去哪裏、我怎樣站立、我看什麼看得最久、我身體移動和對某些刺激所反應的細節。這是通往我潛意識的直接途徑,這對於數據資本家來說就是黃金。」諮詢公司Futurum首席分析師Daniel Newman也同意。他向財經媒體MarketWatch指出:「數據仍然是王……我們的線下和線上生活愈融為一體,Facebook愈了解它的用戶,將構成非常龐大的收入。」

諸多技術難關待破

目前,Facebook的元宇宙路上似乎有眾多競爭對手。除了一眾遊戲業者以外,另一科技巨頭微軟(Microsoft)本年已發表工作協作混合實境平台,在上月底發表季度業績會議上,行政總裁Satya Nadella再提到公司正開發「企業元宇宙」。蘋果自行開發AR眼鏡也傳聞已久。

然而,元宇宙要能夠像這些科技公司所想像,能夠顛覆人類生活,這些競爭也必然要變成某種讓步和合作。開放元宇宙互通性組織(Open Metaverse Interoperability Group)聯合主席Evo Heyning指出,各間公司的元宇宙之間目前未能互通:「現時我可以創立一個化身,但我無法由一個世界跳去另一個。」

有業者指出,現時不同元宇宙各自為政,相關公司需要考慮如何確保元宇宙開放和互通。圖為一名Roblox玩家為遊戲內化身挑選服飾。(路透社)

朱克伯格強調,元宇宙應該可以從多個運算平台存取,VR和AR裝置以外也包括電腦、行動裝置和遊機主機:「元宇宙是一個橫跨很多公司甚至整個科技行業的願景……這當然不是任何一家公司獨自建立的東西,而是很大程度上與很多其他公司、創作者和開發者合作建立。未來應該只有一個元宇宙,不應該每間公司有自己的元宇宙。」

但他也坦言,「如何做到仍存在重大疑問,包括私隱和知識產權問題」。他也補充,如何做到互通也沒有定論:「是不是要好像現時很多加密貨幣的設計,因為是去中心化而達致互通?還是因為由某些團體定立了標準,讓不同體驗之間也可以互通?」

元宇宙也需要面對其他有待突破的技術難關。3D圖像雲端平台Improbable行政總裁Herman Narula指出,要做到這些科技公司在吹噓的元宇宙體驗,運算平台需要每秒能支援數以十億次運算:「元宇宙的效用,與多少事情能在同一時間發生成正比。」

Facebook行政總裁朱克伯格坦言,要普及VR和AR眼罩,仍有待技術突破。圖中人所戴是Facebook的VR眼罩Oculus Rift 2。(Facebook Blog圖片)

此外,VR和AR技術已經令人失望多年,到底VR和AR的技術能否出現重大突破,令它們日趨普及,目前仍是非常大的疑問。朱克伯格不得不承認現時的VR眼罩「有點笨重」,最近Oculus甚至因為VR眼罩刺激皮膚而要回收。而要讓AR眼鏡做到外貌跟一般眼鏡無異,朱克伯格也認為,「這可能是行業在未來十年面對最大的技術挑戰之一。」Facebook預計本年推出與Ray-Ban和EssilorLuxottica合作研製的智能眼鏡,不會有AR功能。

最後,考慮到Facebook在數據私隱的往績,元宇宙也很可能出現同樣問題。McIntosh估計:「Facebook似乎不太可能有興趣從一種已經賴以成功的商業模式,改變成優先考慮用戶隱私,或者給予用戶對於自己在元宇宙內的行為數據如何使用,有任何有意義的發言權。」

也有些業者對於元宇宙的願景不以為然。遊戲發行商Take-Two行政總裁Strauss Zelnick聲稱自己「對新潮用語過敏」,暗示元宇宙不過是炒作:「元宇宙、SPAC(特殊目的收購公司)和加密貨幣,在五年後還會重要嗎?我不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