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涌橋路首7個月釀1死55傷 環形公路減車流成出路

撰文:孔繁栩 林穎嫺
出版:更新:

近年沙田區交通意外有上升趨勢,根運輸署統計,意外數字由2018年的1,284宗上升至2020年的1,403宗,升幅接近一成,今年首七個月已錄得886宗,超過去年總數一半,其中意外頻生的大涌橋路,今年就有20宗意外,造成1死55傷,尤其6月13日發生的1死7傷的嚴重車禍,恐怖畫面歷歷在目。
警方調查認為,近年意外主因與不專注駕駛及不小心轉換行車線有關。政府正研究興建沙田T4主幹路,以減低區內交通流量,香港測量師學會規劃及發展組主席林家輝建議,港府長遠可參考外國,將沙田周邊主幹接駁,形成一個環形高速公路,形同內環線,「如果沒找到合適的路口,就不用駛進沙田,避免那麼多車積在裏面」。

沙田大涌橋路今年6月發生致命意外,一輛綠Van被私家車撞翻。(林朗天攝)

根據運輸署資料,今年沙田區首七個月已錄得886宗交通意外,有四人死亡,1,098人不同程度受傷。署方指出,沙田區內部份主要幹路如大埔公路(沙田段)於繁忙時間會出現擠塞情況,大涌橋路、火炭路及沙田鄉事會路的交通亦較為繁忙。

至於大涌橋路,運輸署數字顯示,在2018至2020年分別有43宗、60宗及32宗交通意外,今年首7個月就有20宗,造成1死55傷,包括今年6月校巴衝落單車徑釀24傷意外,及私家車涉撞翻小巴的1死7傷意外。

T4公路或成疏導出口

政府多年來一直研究興建T4道路,以進一步緩解沙田區的預測交通負荷,據政府文件,現時馬鞍山區與城門隧道公路及青沙公路的往來交通需經過沙田區內主要道路如大涌橋路和沙田鄉事會路等,將加重相關路口的負荷,T4道路將有效紓緩沙田區內主要道路交通狀況,而土木工程拓展署亦計劃2023年向立法會申請撥款,最快2028年啟用。

香港測量師學會規劃及發展組主席林家輝指,興建新幹路「要好像八爪魚那麼多爪才行,而不是只靠一兩條區內小路,如果從區外高速公路一下來就進入這個路口,那就肯定有很大問題,不會有什麼梳導辦法。」

他表示,T4主幹路的設計已呈現環形放射式道路的雛形,建議政府參考英國倫敦、日本東京,以及北京和上海等,為T4主幹路增加一條行車線,再接駁到各個路口,便可形成環形高速公路,發揮內環線的作用。這個做法除了可減輕沙田交通的壓力,亦可分散跨區車輛的車流,不用一窩蜂駛到難以駕馭的大涌橋路。

政府多年來一直研究興建T4道路,以進一步緩解沙田區的預測交通負荷。(規劃署文件截圖)

大涌橋路擬增安全島分隔車流

遠水不能救近火,針對大涌橋路意外,運輸署表示,已在路口安裝欄杆,引導行人使用過路處;又為交通燈安裝背板,讓駕駛人士可以更清晰地看見交通燈號;改善個別交通燈的位置,特別是設有「孭仔燈」的交通燈,令燈號指示更為清晰;並在富豪花園出入口加設行人過路燈;及在大涌橋路南行近沙田圍路路口及火炭路路口分別加設衝紅燈攝影機裝置。

署方亦擬在大涌橋路及沙角街路口增加安全島,分隔不同行車方向的行車線,工程部門現正安排受影響地下管道的遷移。

警方回覆《香港01》查詢指,由去年至今年7月,大涌橋路涉及的52宗交通意外中,共涉及99名死傷者,當中有3名行人、40名司機,56名乘客,警方經調查後認為,導致意外的主要成因為不專注駕駛及不小心轉換行車線。

警方呼籲,所有道路使用者在路上必須時刻保持警覺,留意路面狀況,不論是駕駛者或是行人,都要遵守交通燈號及交通標誌,以避免意外發生。同時,司機及乘客在行車時應佩戴安全帶,以避免或減輕交通意外造成的傷亡。

警方指,已把「道路安全」納入2021年警務處處長首要行動項目。新界南總區交通部人員除透過積極執法來提高道路安全水平外,亦積極與地區組織合作,於區內舉辦不同類型的活動及講座,向職業司機及市民(特別是長者和學童)宣揚道路安全的訊息。

就6月中的致命交通意外,警方曾與運輸署及其他相關部門到意外地點實地視察,共同檢討有關地段的交通情況,而相關改善工程及其進度可向運輸署作進一步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