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創光控納米機械人 冀10年內「派兵」進入人體治病 比標靶藥物更精準

撰文:廖潔然
出版:更新:

香港大學化學系博士唐晉堯及其研究團隊花3年時間,成功研發全球首創的光控納米機械人,利用光能驅動、體積與紅血球大小相若的微型機械人。期望技術能於10年內應用於醫療,屆時醫生可派機械人進入人體特定位置破壞腫瘤,亦可以機械人運送藥物直接進入癌細胞,有望比現有標靶藥更準確、減輕病人接受治療時的痛楚。研究結果已於國際科學期刊《自然─納米技術》中發表。

港大化學系博士唐晉堯表示,此項研究花了3年時間,終究有一點成果,他期望除醫療用途,將來亦會廣泛應用在其他範疇。(廖潔然攝)
唐晉堯和其團隊研發的微型機械人,體積和紅血球相若。圖為他手持放大3萬倍的光控納米機械人,外形象刷子,日後會視乎需要決定是否改變機械人的形狀和材料。(廖潔然攝)

唐晉堯和研究團隊獲研資局提供部分研究經費,研發出光控納米機械人。機械人外形象刷子,長度只有約6至7微米,相當於頭髮直徑的50分之1,體積與紅血球大小相若。它以硅及二氧化鈦兩種感光材料製造,進入人體後2至6個月內會自然分解,並有「驅光」及「厭光」特質,在特製溶液中可隨光源移動。

相比現時以磁力控制的納米機械人,光控機械人會較靈活、成本較低、能接收更多訊號,更適合用於醫療用途。

未來微型機械人治療法比標靶治療更準確

以醫治癌症為例,他預計日後醫生可把一批載有藥物的納米機械人注射病人體內,由醫生以光源控制機械人把藥物直接運送到癌細胞,以消滅癌細胞,相信可減輕病人治療過程中所受的痛苦。另外,醫生也可利用納米機械人直接破壞癌腫瘤,替病人治療。

新技術冀十年內應用於醫療用途

未來要做到「派兵」進入人體特定位置消滅癌細胞,尚有兩大技術問題有待解決。

唐晉堯說,微型機械人需在特製溶液內才能移動,但溶液對人體有害,未來需研發對人體無害的代替品。另外,需研發更具穿透力的特製光束,以控制在人體內深處的納米機械人,以及就技術作醫理研究。他期望,5年內可完成微型機械人在人體內運作的基礎研究,完成後可展開臨床測試,未來將向研資局申請經費進行下一階段研究,期望10年內可真正應用在醫療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