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大時代】沽貨定入市? 五項行為測試你係咪「羊太」

撰文:書摘
出版:更新:

2018年港股報捷,究竟高處未算高,還是高處不勝寒?
股評人、民間股神、街坊投資者提出不同意見時,人人都最後都話要獨立分析,如何在投資市場中獲利又唔會做「羊太」?

(電影「超級無敵羊咩咩大電影之咩最勁」劇照)

在解釋何謂羊群效應之前,分享一個在網上讀到的故事。

一位石油大亨到天堂去參加會議,一進會議室發現座無虛席,於是他靈機一動,喊了一聲:「地獄裡發現石油了!」這一喊不要緊,天堂裡的石油大亨們紛紛向地獄跑去,很快,天堂裡就只剩下那位後來的了。這時,這位大亨心想,大家都跑了過去,莫非地獄裡真的發現石油了?於是,他也急忙向地獄跑去。 

羊群的組織很散亂,平時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衝右撞。一旦有一隻頭羊動起來,其他的羊也會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顧旁邊可能有狼或不遠處有更美的草。

(電影「超級無敵羊咩咩大電影之咩最勁」劇照)

羊群行為(herding)也叫從眾效應、跟風行為。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是指投資者觀察他人行為,並受其影響從而放棄自己的信念,做出與其他人相似的行為,這種從眾心理很容易導致盲從。

投資上的羊群行為,一方面是投資者觀察並模仿他人的行為。另一方面,投資者本身的行為也給其他投資者起示範作用。眾多相似的投資行為向市場發出信號,導致市場變化的資訊逐漸積累,量變引起質變,改變市場走勢;市場的變化進一步對投資者形成更大的壓力,於是剩下猶豫不決的投資者終於難以承受市場壓力,加入到市場中,情不自禁地跟隨,成為羊群中的一隻。

身處大牛市中,雞犬皆升,股民幾乎亂買都可以有錢落袋。(電視劇《大時代》截圖)

  羊群效應會引發股災?

要解釋羊群效應的發生,《非理性繁榮》(Irrational Exuberance)的作者,美國耶魯大學經濟學家Robert Shiller (2000) 提出資訊串聯理論(information cascade)作框架。

此理論認為,在不完全資訊的前提下,投資者的決策會受到他所能觀察到的前一投資者的影響,接著他的決策又會影響下一個投資者的決策。於是資訊通過個體的投資決策依次傳遞。傳遞過程中逐漸累積的資訊,具有壓倒性的力量,使得個別投資者不足以抵抗群體的方向。

有些人是有意識地放下自己的看法跟隨羊群。他們想,或許有一些重要因素是別人知而自己不知的,所以他們便從眾,這可稱為理性的羊群效應(rational herding)。

單以理性帶動的資訊串聯,很快消失,未必能成為巨大的影響力。但若資訊串聯加入了一些情緒如貪婪、恐懼、和怕後悔,會產生像雪球(snowballing)般的羊群效應,累積出來有很大的傳染力(contagions)。

2000年科網股熱潮的泡沫爆破,也是羊群效應下發生的股災。當時科網股熱潮,股民一窩風追捧,到後來市場發現上市科網公司的真實價值,與現時市價有很遠的距離,股價便大幅下調。

(電視劇《大時代》截圖)

  羊群效應的害處

大量的羊群會製造股票市場的泡沫,泡沫一旦暴破,會帶來經濟的衰退和個人財富捐失。縱然經濟未達到泡沬,個人來說,這種跟風的投資策略的回報,都不是很理想的。除非投資者有用不完的資金,否則若要追逐新興熱門股票,你就要賣掉手上的股票,才有資金作新的投資,這一買一賣之間也有成本,所謂:「上屋搬下屋,不見一籮穀。」

交易頻繁帶來的損失,在〈過度自信〉一章已經提過。再者,若跟錯方向,像投資者情緒日記的主人翁,聽來的消息是不屬實。那麼,損失就更加慘重。

羊群效應另一個壞處是它使人不再獨立思考。不思考可以是一種懶惰。世上沒有不勞又獲的財富。畢菲特有一句名言,值得我們認真思考:「投資者最重要的素質,不是他的聰明,而是他的性情,你需要不為跟從群眾或獨排眾議而滿足的性情。」(The most important quality for an investor is temperament, not intellect… You need a temperament that neither derives pleasure from being with the count or against the crowd.)

是的,投資者不能不理會群眾的反應,但也不可以跟風而失去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及個人的執著。

 

(電視劇《大時代》截圖)

  五種投資者性格

說起性情,我們可以從投資者的性格類型來看羊群行為。投資顧問Bailard, Biehl & Kaiser(1986)提出一個稱為Five-way model,五種投資者性格的模式。這模式由兩個向度組成。

第一是投資者作決定時的信心程度,可以從投資者作決定時是否肯定或憂慮程反映出來;第二是採取行動的方法,是經過深思熟慮、小心進行,抑或是性急的行動。透過這兩個向度,他們分辨出五種投資性格類型。

冒險者:有自信、有自己投資的想法,看準目標就勇往直前,不怕冒險。
明星:喜歡成為事物的中心參與者,很怕被人拒於門外,或被視為趕不上潮流。喜歡熱門的投資,但未必對投資有足夠的認識。這類型就是羊群效應的擁護者。
個人主義者:有自信,喜歡自己作主決定,有自己的分析角度,會小心進行投資。
守護者:通常是年紀大的投資者,他們格外小心,害怕投資失去信心的退休金或財富。不會投資高風險的股票。
一箭中的者:信心程度與投資方法都恰到好處,在投資上取得平衡,能冒險及承受中度風險。

簡單來說,羊群行為是屬於明星(celebrity)的性格類型,喜歡熱門的潮流,要跟大隊,怕被忽略。但行為太過急進,盲目跟風下,就成為別人的獵物。你屬於哪一類型性格的投資者呢?若屬於這一類追逐明星的投資者,你就要額外提防,掉進羊群效應的陷阱。
(電視劇《大時代》截圖)

  羊群行為的警號

縱然你不屬於「明星」celebrity的投資性格類型,或許間中也會被市場氣氛及自己的貪念影響,跌進一個情緒化的羊圈。

以下是Belsky & Gilovich給我們的警號:看你有沒有羊群的傾向:

 你有頻繁的交易;

 你只投資在熱門的股票;

 你賣出一些突然失寵的股票,但卻不是因為你對這些股票的看法改變;

 你有高買低賣的傾向;

 你的投資易受親友、同事、財經顧問影響。

(電視劇《大時代》截圖)

  Belsky & Gilovich也提出一些相應的投資對策,包括:

 學習忍耐,未做足功課不要倉促入市;

 避免一些「熱門」的投資;

 不要跟股票「拍散拖」,要與心儀的公司結婚(Don’t date your investment, marry them);就是不短線投機,只作長線投資。

 少聽市場的雜訊,不少專家的意見都是一些揣測,沒有人能百分百掌握市場的變化。

 做足個別股票研究的功課後,可以獨排眾議,不跟風而到的回報,可能更可觀。

Belsky & Gilovich是行為金融學的專家,他們提供的不是一般投資的建議,其實也可視作避免落入羊群心態的提醒。

(電視劇《大時代》截圖)

本文節錄自 《你有用腦投資嗎?》

作者:區祥江博士

前突破輔導中心總監。福樂神學院婚姻與家庭治療碩士及教牧學博士。多年來專注探討男性成長課題,開辦成長小組、主持研討會及婚姻講座。著作包括:《化解婚姻中的13種危機》、《生命軌迹》、《快樂軌迹》、《改寫未來的9種生存力》、《我要真關係》及「男人三部曲」——《男人的命途》、《丈夫不敗之謎》、《父親卓越成就》、《男性輔導新貌》(合著)等。小說作品有《輔導迷室》、《遺下來的外衣》。《改寫未來的9種生存力》獲2015年度金閱獎最佳書籍(科技生活組)。

出版社:突破出版

《香港01》 獲出版社授權轉載,大小標題為香港01編輯所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