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青吞鼻涕蟲變癱 台金蘭家族曾生吃蝸牛險滅門 5人染寄生蟲亡

撰文:李納德
出版:更新:

19歲澳洲青年生吃蛞蝓(鼻涕蟲)導致寄生蟲入侵腦部,昏迷長達一年多,蘇醒後四肢癱瘓,事件令市民對生吃食物心慌慌。32年前,台灣的金蘭醬油家族也曾因生吃蝸牛出事。金蘭醬油第二代鍾秋桂一家人為了進補一起生吃「非洲大蝸牛」,結果家族5人感染同樣的寄生蟲死亡,只剩當時身處海外的三子鍾德亨倖存,幾乎因生吃蝸牛滅門!

32年前,台灣金蘭醬油第二代鍾秋桂(圖右)一家生吃非洲大蝸牛,結果集體感染寄生蟲,5人因此喪命。(網上圖片)

近日外國傳媒報道,2010年當時只有19歲的澳洲青年巴拉德(Sam Ballard)和欖球隊員開狂歡派對,他因貪玩生吞一條鼻涕蟲,不幸受寄生蟲「廣東住血線蟲」(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感染,這種寄生蟲常見於蝸牛、鼻涕蟲和老鼠身上。巴拉德隨後患上嗜酸細胞性腦膜腦炎(eosinophilic meningo-encephalitis),昏迷了420日,醒來四肢癱瘓,報道再次引起大眾關注生吃食物的風險。

類似事件在33年前亦曾發生,而且更加慘烈。台灣的金蘭醬油第二代掌舵人鍾秋桂去日本旅遊時,聽信生吃非洲大蝸牛生可補身,吃法與魚生一樣,以為可以預防多種疾病,所以就在桃園區民族路別墅家中養殖,用蔬菜餵食。

昏迷了420日段,巴拉德醒來,但四肢癱瘓,經常癲癇發作,出入需依靠輪椅。(fox news youtube截圖)

1985年6月27日,鍾秋桂一家人在別墅內生食非洲大蝸牛,一周後發生劇烈頭痛、發燒、視力不佳、嘔吐及神智不清現象,集體感染廣東住血線蟲,鍾秋桂夫婦、母親鍾林腰、長子鍾德富身亡,次子鍾德尚倒臥病床逾10年後死亡,只有三子鍾德尚因為身處海外,未有一同進食蝸牛而倖存,之後由他繼承家業。

非洲大蝸牛(學名:Achatina fulica)原產地為非洲東部,其幼體被廣東人稱為「東風螺」,由下條久馬一教授在日治時期從新加坡引入台灣。當時作為糧食引入,但因欠缺管理而變成外來入侵品種大量繁殖,在台灣隨處可見,更曾發現重達2公斤的成年體。非洲大蝸牛含有大量細菌,必然徹底煮熟才可進食。

台灣疾管署指人類感染廣東住血線蟲,多經由未煮熟受污染或寄生的福壽螺、蝸牛、蛞蝓,以及受幼蟲汙染的水或生菜。該蟲發病潛伏期約2至3天,最長可達47天。患者常見症狀為劇烈頭痛,若寄生蟲入侵眼球會令視力受損,侵入腦部、脊髓等會出現劇烈頭痛、發燒、嘔吐、頸痛及視力模糊等症狀。若感染寄生蟲數量較多就可能危及生命。當局提醒市民應避免食用未煮熟螺類與蝸牛,處理這類食材,應戴上手套、清潔雙手以及砧板。

(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