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爾摩師奶】陳松齡回歸之作 用心製作重現「四環九約」香港史

撰文:煲劇學歷史
出版:更新:

TVB劇《福爾摩師奶》已經大結局。雖然是小品劇集,而筆者的確沒有細心追劇,但偶然也會坐坐沙發看。不得不讚的是陳松齡的演技,以及編劇的用心製作。特別是過往的確少有以香港開埠初期為背景的劇集,這也是香港電視劇才能做到(電影方面可能是《十月圍城》)。

劇集的背景設於1900年代,是政府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不久後的年代。當時的社會經濟中心正是劇中經常提及的維多利亞城。(《福爾摩師奶》劇照)

下載「香港01」App ,即睇城中熱話:https://hk01.app.link/qIZYuEC5LO

劇集的背景是1900年代,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也只是在1898年簽署,換句話說,英國接管整個香港(包括新界)的歷史時間也不是很長,而當時的社會經濟中心正是劇中經常提及的維多利亞城。

作爲香港人,相信你對以維多利亞命名的地方不會感到陌生。維多利亞港和維多利亞公園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其他的包括以譯名域多利存在的域多利監獄(大館)、域多利皇后街等等,皆因英國與清政府簽《南京條約》的時期,英國的女王正是維多利亞女王。然而,大家知道香港以前也有維多利亞城嗎?

1843年,英國政府開始在香港島北部開闢城鎮,範圍由西環、上環、中環至下環,即今日西營盤至今日灣仔一帶。(作者提供)

1843年,是《南京條約》簽署後的第二年,英國政府開始在香港島北部開闢城鎮,範圍由西環、上環、中環至下環,即今日西營盤至今日灣仔一帶。其實,百多年來這裏一直是香港的政治經濟核心。

西環、上環、中環和下環是「四環九約」中的「四環」。「四環九約」又是什麽呢?

其實這並非正式的地域名稱,而是早期華人對香港的分段地域的俗稱。順帶一提,廣東話中「環頭」指分段地域的範圍,就算今日警察之間也用「環頭」來稱呼自己所駐守的區域。

廣東話「環頭」是指分段地域的範圍,即便現今的警察也會用「環頭」來稱呼自己所駐守的區域。(《福爾摩師奶》劇照)

那麽「九約」又是指哪裏呢?其實「九約」是華人再從四環中細分的地段。如第一約指從堅尼地城到石塘咀、第九約是鵝頸橋至銅鑼灣等。隨年代變化,最後實際增加至十一約。因此,《福爾摩師奶》中祖迪費查剛開始被標籤成住在維多利亞城的人,是顯示出她高貴的背景。由於維多利亞城是香港政經中心,英國人或其他洋人都集中生活於此,是上流社會的集中地。當然,在1870年代起,這裏的華人也愈來愈多,其中主要原因是華人開始累積財富,並漸漸收購洋樓而改建成我們俗稱的唐樓,華人在維多利亞城的住宅區不斷擴展,後來維多利亞城一帶的土地更供不應求,政府開始填海計劃。沒錯,維港填海計劃早已經在一百年前開始。

《福爾摩師奶》中的祖迪費查(左一)剛開始被標籤成住在維多利亞城的人,是為了顯示她高貴的出身背景。(《福爾摩師奶》劇照)

今日我們依然可以看到維多利亞城的痕跡,因爲在四環一帶依然可以看到一百年前由英政府設立的多塊界石,以標明維多利亞城的範圍。在今日寶雲道、黃泥涌道、舊山頂道、薄扶林道及域多利道,也可看到這些界石。

現今四環一帶依然可以看到一百年前由港英政府設立的多塊界石,標明了維多利亞城的範圍。(作者提供)

昔日的維多利亞城已經「消失」了,但其實它靈魂依然健在。今日的政治、經濟、司法等機關,也高度集中在維多利亞城中,反映着這裏不變的歷史地位。題外話,《福爾摩師奶》中出現了不少早期香港歷史的特別名詞,如華民政務司、更練(華人自衛組織)等等,也是有待大家挖掘的歷史呢!

內容提供:煲劇學歷史

作者Facebook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HistoryinDRAMA/

作者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historyindrama/

作者個人網站:https://historyindrama.wixsite.com/home

【編按:文章題目為編輯所擬,原題為「消失的維多利亞城」​

(以上文章內容均屬用戶提供,香港01不為任何用戶內容而衍生或遭受之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

【文章原刊於01撐場,歡迎下載香港01 app,與更多作者一同討論喜愛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