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四】盂蘭勝會冷知識 甚麼是放燄口? 神功戲做給誰看?

撰文:撐場來稿
出版:更新:

【文章原刊於01撐場,歡迎下載香港01 app,與更多作者一同討論喜愛話題。】

不知不覺又到了農曆七月,到了一個關於鬼的節日。相傳農曆七月十五,鬼門關大開,一些無主孤魂會從陰間返回陽間接受供奉,故此每年的這個時候各區都會舉行不同大小的盂蘭勝會,進行放燄口儀式、舉行神功戲等。但什麼是放燄口?到底神功戲是做給誰看?前排的座位空着又是留給誰呢?

神功戲是做給誰看的?座位為什麼空着?(照片由攝影師黃曼玲提供)

 (以上照片由攝影師黃曼玲提供,撐場編輯為早前漏附來源特此聲明。)

下載「香港01」App ,即睇城中熱話:https://hk01.app.link/qIZYuEC5LO

《盂蘭勝會的故事》,顧名思義一本關於傳統盂蘭勝會的故事書,是由香港插畫師Stella So及盂蘭勝會保育工作委員會副主主席——胡炎松合作所出版的。Stella So一直都鐘情於香港獨特的傳統及地道人文風貌,而胡炎松則從小就跟隨父親接觸香港「非遺」——盂蘭勝會,二人的合作能以一種輕鬆、充滿玩味的手法解開了人們對盂蘭節的種種迷思。

神功戲

一直有人流傳神功戲是做給一些遊魂野鬼看的大戲,而前兩排的座位是留給他們的位置,但其實神功戲是做給神明看的,所以戲棚一定會在父母天地棚的正對面,以酬謝一眾神明令當地平安。據書中所說,前排的座位並不是留給神明的,而是留給一些出錢出力,共同合辨這一場人神共樂的「嘉年華」的總理和理事的,可是理事們都事務繁忙,未能抽空出席,所以預留的位置一直空着了。

放燄口

原來這才是遊魂野鬼的節目,放燄口是由一眾經師念經,召請十方孤魂前往壇前聞法享食。上師會將一些「孤蕾果」和大米撤向壇前,供給孤魂享食。而這一個活動就是人鬼共享的節目,因為不少街坊善眾都會爭相搶奪,據坊間所說「小朋友食咗『孤蕾果』會快高長大,唔會細膽,可以定驚。」我第一個想法是,吃了鬼魂的糧食,真是「唔方唔定驚喇!」。

書中除了提及一些人們對盂蘭勝會的疑惑外,亦有講述一些有關盂蘭節的淵源及勝會的日程和內裡的佈局,並以漫畫活現這一個傳統節日的風貌。談及一些文化風俗,相信不少人都會覺得乏味無趣。但這一本《盂蘭勝會的故事》在胡炎松的輕鬆講解並配合Stella So色彩豐富的水彩插畫之下,十分引人入勝。相信看完這一本書後,能解開讀者們不少對盂蘭勝會的疑惑。

盂蘭的故事。(三聯書店)

《盂蘭的故事》

漫畫:Stella So、文字:胡炎松

責任編輯:周怡玲

出版社: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內容提供:Ariana yu

【編按:文章題目為編輯所擬,原題為「【盂蘭勝會的故事】以漫畫活現傳統節日風貌 神功戲座位勿亂坐…」​】

(以上文章內容均屬用戶提供,香港01不為任何用戶內容而衍生或遭受之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