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暴動】 沙頭角槍戰的現代啟示

撰文:余津銘
出版:更新:

1967年7月,沙頭角爆發槍戰,涉事者除了左派團體和防暴警外,還有中國民兵與英軍。正當左派打算將之渲染成中國軍方支持「反英抗暴」之際,中英兩國政府不約而同低調處理事情,重重地打了左派一記悶棍,提醒他們勿自作聰明、誘使北京行事。50年過去,硝煙已散,有多少人能謹記槍戰背後的教訓?

「五月風暴」最初吹襲的是九龍和港島,到了6月,新界也進入風暴範圍。

6月10日,本身是群雅學校校長的沙頭角聯鄉會副主席溫果行舉行了「沙頭角區鬥委會抗暴誓師大會」,組織群眾包圍警署、貼大字報和向警員大叫大嚷,甚至有華界民眾跨境參與示威。儘管如此,相較於早前發生在九龍和港島區的騷亂,這場示威遊行尚算和平。

在遊行期間,溫果行曾高喊「打倒港英」──雖然這四字在當年的示威活動中實屬稀鬆平常,但出自溫果行口中,則另有代價。從前香港政府設有新界民政署管理新界政務,每月會向各新界聯鄉會發放600元津貼。溫果行身為沙頭角聯鄉會領導者,其組織每月領受政府資助,卻同時提出「打倒港英」,結果激得當局考慮取消這項津貼。

中英兩國共管一街,是沙頭角的獨特景觀,也便利了華界的人跨境參與六七暴動。(視覺中國)

暴徒擲石燒車 僅是槍戰前奏

這筆600元的津貼對沙頭角鄉紳而言是否龐大的資金,我們不得而知,但溫果行確實以津貼將被取消(以及慶祝中國試爆氫彈)為藉口在24日舉行了一場規模更大的抗議行動。抗議當日,示威者不再滿足於喊口號和貼大字報,他們除向警員擲石外,還焚燒警車。不過,由於警察事前已接獲線報,知道左派會在當日鬧事,所以有足夠警力應付暴亂,更乘勢攻佔沙頭角聯鄉會,並搜出了大批武器,包括鐵枝、木棍、水喉通等。

這場暴亂為沙頭角左派帶來一定打擊,除有12人被捕,更有百多人逃往華界匿藏,其中包括溫果行。根據沙頭角警署撰寫的報告,大部分沙頭角鄉民在亂事之後均顯得非常害怕,接受巡警查問時表現合作,一眾村代表亦異口同聲指本村村民並沒參與24日的暴亂。單看這份報告,沙頭角似乎就此回復平靜,但當地的左派其實只是暫作潛伏,等待機會發起一場新的亂事,而那將會是一場比五月風暴以來所有暴亂都來得嚴重的亂事。

《工商日報》報道1967年6月24日的沙頭角騷亂。(網絡圖片)

1967年7月,五月風暴已經展開了兩個月,文化大革命也在中國鬧得如火如荼,但北京政府除了經新華社發表社論提供精神支持外,甚少給予香港左派實質援助,這令一心要對殖民地政府發起「文攻武鬥」的本地左派感到非常焦急。到底怎樣才可以令中央支持香港左派的抗爭行動?對激進主義者而言,其中一個辦法是要給予港英政府重大打擊,使北京相信他們有能力在港複製澳門左派對澳葡政府的勝利;若然能將事情鬧大至成為中英之間的軍事衝突,中央政府更是不得不插手暴動,屆時他們便可揚名立萬。

7月4日,《大公報》以「沙頭角反英滅狗隊號召華警掉轉槍頭」為題,公然在頭版呼籲華裔警察倒戈,似乎預告沙頭角即將有大事發生;與此同時,連日有居於英界及華界的左派群眾向沙頭角村警崗投擲石塊和玻璃瓶,甚至發射魚炮,使警察大感頭痛。不過,相對於即將來臨的槍戰,這些都不過是前奏。

7月8日上午,數百人在沙頭角華界內聚集,聲稱要歡送上月暴亂後逃至大陸的左派回港,而港界的沙頭角居民亦於邊境列隊,表示要迎接「親人」回家。一如其他六七期間的左派集會,抗議迅速演變成騷亂,示威者不斷向邊境附近的警崗擲石。警方熟習左派行事作風,因此早有預備,很快便動用警棍和催淚彈來鎮壓騷亂。但就在雙方酣戰之際,竟有另一批人馬拿着輕機槍進襲自上月起已被警方佔據的沙頭角聯鄉會,使警方大失所措;另一方面,警崗戰線亦演變成槍戰,政府公報稱其時沙頭角警崗處於「狙擊性射擊下」,更有人向圍欄投擲土製炸彈。

應否動用啹喀兵 政府似有保留

政府得悉沙頭角形勢嚴峻,非警察所能應付,於是派出兩連啹喀兵(尼泊爾裔駐港英軍)和兩支裝甲車巡邏隊開入沙頭角,任務是營救被困於聯鄉會的80多名警察。不過,據《香港工商日報》報道,英軍行軍頗慢,他們在下午12時半抵達沙頭角禁區前的鹿頸,1時15分正式進入沙頭角區域,但在4時許才抵達槍戰現場,其時沙頭角的警察已被圍攻數小時。英軍到場後,有報道指交戰地帶傳出連串槍聲,《香港工商日報》指那是英軍向敵人開火的槍聲,廿多人被擊斃,《文匯報》記者兼鬥委會委員周奕在《香港左派鬥爭史》則指那是華界解放軍為掩護左派撤退而開火所致。無論如何,根據政府公報,沙頭角在5時以後終於回復平靜,槍戰正式結束。

這場槍戰導致5名警員殉職,不可謂不慘烈。耐人尋味的是,政府對於英軍在槍戰中的角色描述得頗為曖昧。政府新聞處曾在槍戰途中發表公報,指「啹喀兵現已抵達沙頭角,並在槍戰中」,但該部門卻在翌日改口稱英軍在行動中並無開槍。就此,記者訪問了曾親歷其境的沙頭角老村民,他繪形繪聲地形容道︰「警察用的是卡賓槍,子彈是一發一發地射出,但當日我卻聽到連串急速的槍聲,『嘎嘎嘎』、『嗖嗖嗖』的,所以開槍的應該是啹喀兵!」

有關當時情況的訊息如此矛盾,加上英軍行軍緩慢,隱隱反映政府對於應否動用軍隊有所保留,因為一旦容許軍隊介入,必定令事情更趨複雜,稍有差池,更可能演變成中英兩國之間的重大糾紛。英國政府與中國交涉時所用字眼亦非常謹慎,英國駐華代辦霍普森對傳媒強調他們僅要求中方澄清事件真相,而並沒提出抗議。

沙頭角老村民指當年「穿套平民裝便可以是民兵」,到底持槍者是平民、民兵,抑或解放軍,只怕不易辨清。(Wikimedia Commons)

除此之外,香港和英國政府還極力減輕持槍敵人的官方色彩,先是政府新聞處在即時公報中指敵方人員並無穿着制服,聯邦事務部亦指槍戰是「孤立的事件」,縱使有報告指部份襲擊者身穿制服,但政府仍不確信中國軍隊有份參與槍戰,所謂制服可能只是華界的人服飾單一而已。話說回來,到底持槍的暴徒是什麼人?中國外交部稱之為「邊防哨兵」,《大公報》則稱之為「深圳民兵」。記者接觸過的沙頭角老村民指,他在槍戰當日曾帶水給埋伏在聯鄉會外的民兵,不過當年「穿套平民裝就可以叫作民兵」,即使混入了自作主張的解放軍也不足為奇。一份寫成於1968年的警察政治部報告指出,雖然廣東解放軍不打算向香港發動進攻,但他們在文革風潮下自視為群眾一員,總是在默許村民的「革命」行動。

香港左派對沙頭角槍戰後的事態發展滿有期望,認為可借助解放軍的名義將事情鬧大,《大公報》連日渲染暴徒的「英雄事跡」,更在標題中意有所指地謂「千錘百煉的人民解放軍,有那一個不是神槍手……誰敢向我們挑釁,解放軍就要他嘗嘗厲害」,暗示解放軍有份參與槍戰,讓讀者相信他們已經取得中央的支持去進行暴動──儘管報道內文根本全沒提及解放軍。

《大公報》報道的用字暗示解放軍有份參與槍戰。(網絡圖片)

中英低調處理 左派圖謀落空

教左派失望的是,中央似乎洞悉他們的意圖,不打算被他們牽着走。雖然沙頭角槍戰令五名警員殉職,但中共並沒有將事情拿來做政治宣傳,外交部向英國政府提出「最緊急、最強烈的抗議」時,一方面將槍戰說成是中國邊防哨兵對香港警察自衞還擊,同時只要求英國政府公開道歉、懲辦兇手、賠償沙頭角居民損失、釋放被捕居民,並保證下不為例。中國政府的抗議用字毫不激烈,其要求亦與過往衝突發生後所提出的毫無二致,似乎不當槍戰是一回事。

更重要的是,周恩來在7月10日聽取廣東省軍管會彙報時談及香港局勢,明言「在香港動武不符合我們現在的方針」,並指毛澤東也有同樣意思,等同正式宣布事情告一段落。如此一來,轟動全港的沙頭角槍戰就在中英兩國政府一致低調處理下,迅速被定調為由地方激進份子發動的「尋常」暴亂,沒有發酵成兩國間的重大糾紛,左派意欲誘迫中央上馬支持暴動的圖謀無法得逞。

時光荏苒,沙頭角的硝煙已然散去,今日香港社會即使再有動亂,亦難以想像會出現槍戰。不過,我們仍然會看到有政客為求上位,不惜令社會亂上添亂,務求使中央相信他是有能力處理亂局的「能臣」。如此伎倆,1967年的中央政府能將之識破,現今香港人亦不可不察。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阿樂連續兩年參與團體舉辦的單車遊行,悼念六四死難者。(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