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校園欺凌、父母離異 日本10歲童隨筆 震撼一眾成年人的心

撰文:書摘
出版:更新:

較早前,日本出現了一本無法被分類的著作,甫出版便奪下日本亞馬遜文學榜的第一名,銷量更超越17萬本。負責出版這本書的編輯高橋朋宏表示:「不管誰交來的原稿,我都從頭改到尾,只有這本,我身為編輯,沒有做任何文句的修改。」
而這一本書,竟是出自一名10歲小孩的手筆。

中島芭旺部落格圖片

一切,要從一個微妙的FB訊息開始。2014年11月29日,在出版社擔任總編輯的高橋先生突然收到這樣的一個訊息:

您好!我九歲。我沒有去上學,在家裡自修,我去找喜歡的人,讓喜歡的人教我!我學習我想學的事情,優先學習讓我很興奮的事情。我是東大資優人才培育計畫的自學者。 我的爸媽離婚過兩次,跟媽媽分開的四個月期間,我變成一個沒用的只想死掉的小孩。 但是我改變了自己的生活方式,現在充滿自信地享受生活。 我想把自己的經驗寫成書,您願意聽我說嗎? 090-●●●●-●●●●(這是媽媽的電話號碼)
「跟媽媽分開的四個月期間,我變成一個沒用的只想死掉的小孩。」(視覺中國)

中島芭旺讀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受到班上的同學欺凌,又不喜歡學校死板的教學方式,變得每天也不想上學。直到有一天,他終於忍不住跟媽媽坦白「我不想上學了」。媽媽聽到中島這樣說,並沒有勃然大怒,反而鬆了一口氣:「察覺學校不適合自己,更勇於說出來,我覺得很了不起!」

在那之後,中島選擇「在家自學」,更入選了東京大學端科學技術研究中心的「特殊才能者發掘計畫ROCKET 」。在日本財團的資助下,入選者可以得到一筆獎金,培養他們的特殊專才。現在中島每日可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例如找喜歡的腦科學家,特地到大學聽他講課,只定期向學校提交報告便可。

+3

這位小男孩從9歲開始在家自學,並於Twitter上發布他對於生活的所思所想,看似簡單,探究起來卻充滿哲思,被人稱為「小小哲學家」。以下精選中島芭旺在書中幾則簡單、卻讓人不禁反覆思考的文字:

  關於恐懼

「害怕」,就是因為想去做。 不想做的話就會覺得「不想做」, 「害怕」並不是不想做。

  關於犯錯

媽媽教過我。</br> 就算走錯了路,也可以回頭,</br> 只要找尋新的道路就好了,</br> 而且這是非常簡單的事,</br> 只要「發現」走錯路就可以了。</br> 即使是走錯的路,</br> 也可以享受過程。</br> 這是在第一次去的地方走錯路時,</br> 媽媽跟我說的。</br>

  想成為什麼人

人家問我將來想當什麼,</br> 我回答:「我想當我自己。」</br> </br> 我覺得世界上大家都當自己,</br> 這才是正確的。</br> </br> 我們生活在不正確的世界裡,</br> 連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都需要勇氣。</br> </br> 重視自己的直覺,</br> 對自己要誠實,</br> 有勇氣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br>

  關於媽媽

我雖然很有自信,但還是喜歡媽媽握著我的手。</br> </br> 媽媽要是生我的氣,我好像掉進地獄下層一樣,</br> 人生瞬間結束了,</br> 好像被潑了水的貴賓狗一樣。</br> </br> 所以我希望媽媽一直都有笑容。

  哭的理由

我希望有人關心我,所以哭泣,</br> 但是我又在自己周圍建了圍牆,</br> 因為我希望爸爸媽媽翻過圍牆進來。</br> </br> 可是我卻說了「不要過來」,</br> 因為我覺得要是說出想要他們來,</br> 他們可能就不會來了。</br> </br> 但是,他們真的來到了圍牆邊,</br> 捨棄了那種自尊,就有人關心我了。</br> </br> 圍牆的另一邊有跟自己說話的人,</br> 那些人雖然不會翻進圍牆,</br> 但是會在那邊跟我說話。</br> 爸爸媽媽都會呼喚我,</br> 有這些人在,真開心。</br> </br> 「人之所以哭,是因為需要關心。」

中島的文字,讓他顯得跟其他的小學生與別不同。不過,在日本這個推崇「團結」、「跟大家一樣就好」的社會中,與別不同未必為中島帶來幸福;相反,中島的書出版後,社會迴響十分兩極。

「這個小孩很怪異!」「是發展障礙吧!」「那些根本不算哲學!」等的負面聲音在網絡上不絕於耳。到底中島的將來會如何?經過兩年多的「自學」,今年3月他已重新開始上正規小學,希望他能好好成長吧。

三采文化出版

本文節錄自 《我看見、我知道、我思考:大人都忘了...那些簡單卻重要的小事》

作者:中島芭旺,2005年生。9歲開始在家裏自習。他的座右銘是「自己選擇學習什麼」跟「向喜歡的人學習」。9歲的時候他發了訊息給有名的人,決定要出書。10歲的時候,第一本書《我看見、我知道、我思考》由日本Sunmark出版社出版。他在Twitter上的發表非常有深度,被稱為「小小哲學家」。(Twitter:@bao829)

出版社:三采文化

文摘部分獲出版社授權轉載,大小標題為香港01編輯所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