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新娘……?

撰文:Lucy Lu
出版:更新:

一般的女生都會認為,出嫁的時候,必然要以「完美」的形象示人。但三位新娘與準新娘卻以過來人的身分,分享箇中經歷,從選擇婚紗、挑選化妝造型和拍攝婚紗相的過程之中,一說如何尋找出合適自己的形象。究竟新娘又是否需要「完美」?她們有不一樣的答案。
攝影:曾梓洋 
插圖:大衛 
主持:Daisy Wu

伍雪瑩(Cherri)

年初跟相識近八年的先生舉行婚禮。由於先生是海員的關係,婚禮亦以航海為主題。她深明風格簡潔的裝扮最為「完美」。

陳鈺霖(Zoe)

年半前結婚,主張婚禮須配合個人風格。曾穿媽媽的婚紗,在懷舊中式酒家舉行婚禮,相信打扮自然、貼合自我的新娘就是完美。

廖翠瑤(Iris)

與未婚夫將在本年十月舉行婚禮,在籌備婚禮的階段,計劃先在香港簽紙,再到布吉舉行小型派對。

意義大於形式的婚宴

Daisy:舉辦婚禮以前,你們有特別緊張自己的造型吧?

Cherri:一定會。有時試穿婚紗的時候,款式看似吸引,穿著過後,又會發現未必適合自己,視乎身形。最重要是穿得舒服。有時親友會給予意見,但要是穿着不舒服的婚紗,那更會影響婚禮的表現。

Zoe:我都會想靚,前提視乎舒服與否。我平日非常活躍,要是穿著沒有吊帶的款式,那就會不感自在。

Iris:我一直希望穿著人魚款式的婚紗,但直到穿著該款式過後,便感到有所不合自己。而且本身膚色略為黝黑,婚紗的色彩更要顯白,塑造對比,是其中的考慮的因素。

Daisy:大家有想過為穿著婚紗而減肥嗎?

Iris:我沒有這個念頭。以前見過有新娘刻意減肥,身材過瘦,反而失去了新娘應有的美態。反而順其自然,留有點點圓潤的感覺,才能穿出婚紗的美態。

Zoe:我從來都不會因任何事情而去刻意減肥,結婚也不會是其中原因。過程總會有親友提你減肥。我就反問為何不可呢?

Cherri:在座三位都崇尚自然。許多時候,朋輩壓力反而是導致人刻意減肥的主因。很多人都會認為,結婚就是要最瘦。

香港的審美觀實在太狹窄,永遠就只有一個Prototype來衡量美態。
Cherri

Daisy:那在跟化妝、髮型師溝通時,會要求妝扮以簡單為主,定還是希望有更多變化?

Zoe:跟化妝師反而有幾個要求,例如:晨妝不用假睫毛,因為我從不習慣它。那麼我便要求只在晚妝使用假睫毛,又想妝淡得能顯露雀斑,免得讓化妝掩蓋了自己。

Cherri:化妝的前提是希望別人仍能認出自己。正如現時流行的韓式妝容,我就不喜歡,幾十年回看婚照,感覺突兀。我就要求化妝師配合婚紗,簡單就好。而且最不喜歡別人將我的單眼皮改成雙眼皮,它是我的標誌之一。那他們就會問道,為何你總不喜歡大路的妝容呢?

Iris:而我就想自然又高雅為主。化妝最重要是配合個人特質,例如我黝黑的膚色。膚色黝黑不是問題,我為此而自豪,但別人可以不再「提醒」我膚色黝黑嗎?膚色黝黑的人也有很多選擇,不一定皮膚白就是美。

Cherri:香港的審美觀實在太狹窄,永遠就只有一個Prototype來衡量美態。

Iris:幸好我的化妝師明白每個女生都有她們的特質,因而作出配合,崇尚自然。

Zoe:我平時就習慣佩戴眼鏡,化妝師與攝影師都會習慣叫我脫下眼鏡。婚禮的時候也要屈服,戴上隱形眼鏡,非常不適。有朋友認為佩戴眼鏡更能流露自信。我則認為戴眼鏡更為自在。說到底,都是視乎你想以什麼方式表演自己。

Cherri:他們都有明確的指引,說明什麼長度顏色最好看,方便他們造型。

Daisy:那可是他們理想中的造型,而不是你們理想中的造型。

Cherri:他們一定會有建議。最大的困擾多數源自親友的意見。例如媽媽要求我紮起頭髮,才穿露背婚紗,即使我想以散髮配襯,最後也得聽從她的意見。

Daisy:當時你們又滿意自己嗎?

Zoe:表情反而是我在意的地方。當日影相太多,表情變得生硬,幸好朋友能帶動氣氛,令你放鬆。

Iris:我認為化妝師與髮型師總會幫你解決以上問題。當天最重要的是放鬆,享受屬於自己的婚禮。我覺得事事難盡善盡美,如果是小瑕疵,不影響婚禮就可以。從整體而言,讓自己有個美好回憶就足夠。

Daisy:意思是婚禮的意義大於形式?

Iris:對。當然每個新娘都希望自己是明艶動人,但你的婚姻又會否因為婚禮當日明艶動人而美滿?不會。婚禮當日美麗與否、婚照拍得如何和排場如何等等……都只是婚姻的開始。婚禮過後,二人怎樣維繫婚姻的關係才是更深的學問。如果婚禮的排場和形式與關係成正比,那就應該力求完美,但事實則不然。最重要的,還是當中的意義,順其自然,明白什麼合適自己,以舒服的狀態示人就好。

學習認識自己的變身過程

Daisy:三位的立場,都不靠別人的眼光評價自己,同時明白什麼是舒服和自在的狀態。那麼你們希望結婚是以舒服為先,定還是以靚為先?

Zoe:如果可以的話,我仍然會希望擺酒當日能戴眼鏡。可能大家會被主流婚禮的形式影響,認為擺酒喜宴就不應該戴眼鏡示人。在這一點上,我有為別人的眼光而妥協。即使有很多人認為我佩戴隱形眼鏡的形象更討好,能突出大眼睛。但我本身散光較重,而且由小至大都習慣佩戴眼鏡。如換上隱形眼鏡,感覺不適,而且從鏡影中看到沒有眼鏡的自己,感覺陌生。在未來翻看相簿,見到自己沒有眼鏡拍照,感覺可能會更加奇怪。

Daisy:那麼Cherri滿意自己的單眼皮嗎?有被遊說過化成雙眼皮嗎?

Cherri:非常滿意自己的單眼皮。但就想臉形瘦一點。總有想輕輕改變自己的地方。可能我本身不主張跟隨主流,香港的審美觀為何如此狹窄?在外國的文化裏,他們都能夠發現不同人的美態。可能成個亞洲都習慣追隨主流,先是日本風,現在是韓國風。

Daisy:Iris又嘗試過被人「改造」嗎?

Iris:每次跟髮型師和化妝師溝通,我都會直接講出自己的要求。因為我明白自己適合什麼妝容和打扮。

Daisy:發現自己適合什麼的過程又是如何的呢?

Iris:最重要的是先要作出不同的嘗試。例如我膚色偏黑,選用歐美牌子的出品會更為合用;如果選用日韓品牌,售貨員總是推薦你用美白產品,但我確實不需要任何美白用品,只需貼緊我自然膚色的用品而已,令外表更加精神,帶出自然美就好,不需聽從太多別人的意見。

Daisy:那大家有嘗試過以為自己適合某一打扮,最後發現原來不合自己的經歷呢?

Iris:應該在選擇婚紗的時候吧。一路以來,我都以為人魚款式婚紗非常吸引,但穿著過後就發現,人魚款式婚紗只適合身材高挑的人,穿出來才能突出下襬的美態。結果就是要嘗試不同類型的婚紗,才會找到真正合適自己的款式。

Cherri:我在尋找婚紗和晚裝裙時有不少阻滞。當時希望想找到一款類似Gatsby (電影《大亨小傳》)中的款式,只在網店發售,那就到小店裏度身訂做。但小店卻做不出那個款式,又跟我說款式不合身形,又以沒有市場為由,不做相關款式,諸多推搪。最後也得要找自己朋友訂造。

Daisy:有考慮過試其他款式嗎?

Cherri:沒有,最後也得退而求次,造出人魚款式婚紗,配合貼身的設計,非常正統,讓穿着的效果更好。

Iris:有很多時候,你都不知道小店的建議是否屬實,也許他們只為節省時間和成本,才推搪你的要求。

Zoe:回想出租婚紗店的款式,大多都是沒肩帶的設計,那些款式就能迎合最多人的身形。

Daisy:換言之就是要人去襯托婚紗,而不是用婚紗去迎合人。

Zoe:那個行業就是如此。

Cherri:如果要做其他款式就要加錢。

Zoe:如果要打同一價錢去租款式特別的婚紗,那就可以滿足要求;若是要一件讓你行動自如的款式,選擇就不會太多。

Cherri:可能正正是因為女生的選擇不多,才會挑選那些款式。

Daisy:而且選擇多寡最終亦要視乎身形,不得不受一式一樣的要求與款式所限制。

婚姻只是提醒自己的形式,如果經營關係才值得深究。
Zoe

不需突出的主角

Cherri:試過有朋友攜同姊妹試穿姊妹裙,她們的意見和要求也是非常之多。

Daisy:那你們會介意讓姊妹同樣明艶照人嗎?

Zoe:我當時會設定具特別意義的八個顏色,再請姊妹自由挑選顏色和裙款,那她們就可以挑選合適自己的款式,穿得自在,效果更加特別,色彩又搶眼。

Cherri:而我們所挑選的姊妹裙就有不同綁法,叫她們穿著的時候更加舒服。

Zoe:細心想想,婚禮過後,我們都不會再穿禮服和姊妹裙。所以我們才決定讓姊妹自由選擇,讓她們選日後也能穿著的款式,方法也相對環保。

Daisy:你會想過結婚時不穿婚紗嗎?

Zoe:都有過這樣的念頭。想深一層,很多人穿婚紗都未必會明白到背後的意義。現時亦不會細想細節和顏色的意思,如果我結婚時可以不穿婚紗,但就索性不穿,原因是我們沒有去深究過當中的意義。反觀現時的婚禮,大家都習慣將滿足形式,沒有細心深究當中的含意,因此才會有此不穿婚紗的想法。例如人會認為結婚就是終身到老,有人會成功,亦有婦女因此感到困苦,但婚姻只是提醒自己的形式,如果經營關係才值得深究。

Daisy:在穿著起婚紗時,你又滿意當時的狀態嗎?

Zoe:都會覺得靚,但大家都熟悉穿上婚紗後,就會明白那是人生的里程碑。

Cherri:我都認為當時的自己是美麗。覺得自己美麗與否,全在於自我認同。當對自己沒有自信的時候,穿什麼也不會好看。

Daisy:那在完美的狀態嗎?

Cherri:不算完美,但滿意。由於當日行程緊湊,疲累非常,又暈車浪,以致當日經常駝背。有姊妹當天會擔心搶我的風頭,避用跟我相類似的髮型。但我就從沒所謂,因為我不需要做最美的一個。在婚禮當日,大家都會知道你才是婚禮的主角。而且友誼在於人人開心快樂,不需要將焦點完全放在我的身上。

Iris:人人平等,都有以最佳形象示人的權利和自由,而且每個女生都會打扮自己,想自己靚,你都要將靚的權利給予姊妹。靚就會更加開心。

 

 

更正啟示:本期《女生》雜誌上在標示 Iris 與 Zoe的名字上有誤,對受訪者造成不便為此致歉。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