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手生存手冊】難忘他的好? 讓前度成為過去的4個過程

撰文:伍進權
出版:更新:
合則來,不合則去,為什麼仍要緬懷過去,沉醉在腦海的畫面之中?(Getty Images)

自由戀愛不似盲婚啞嫁:合則來,不合則去;只要男未婚,女未嫁,大家都有選擇權,開展和結束親密關係,本質自由而平等。但在尋尋覓覓的階段,先莫論成長步伐是否一致,大家對感情的願境和價值依然不時轉變,離合本平常。為什麼分手過後仍會難忘前度的好?

認清現實 前度早已成為過去

前度之所以叫人留戀,通常是因為感情結束得不清不楚,留下心結。(Getty Images )

前度有好有懷,叫人難以忘懷的原因,不外乎他們「懷事」做盡,又或者太過「完美」,又突然分手。第三者的出現、意見性格不合、發展步伐不一、沒有感情等等,都只是分手的理由。雖然以上論述猶如「套套邏輯」(總能自圓其說的理論),若然深入解釋,便會發現叫人難以忘懷的關係通常完結得不明不白,叫人摸不著分手的真正因由:「第三者有什麼比我好?」、「是我不夠完美嗎?」、「如果當時沒有……他就不會……」等等,都變成一條沒有解答的問題,成為心結。

在這個階段,分手前後的經歷依然歷歷在目:拍拖時的街景、一同做過的傻事、短訊往來的甜言蜜語、甚至是他的氣味和聲線,都不時在腦海盤繞,久久不散。在這個階段,也許心中對前度還有留戀,但驅使我們眷戀前度的卻是不甘心、不服氣和不相信:不甘心以前投入和付出化為泡影;不服氣他輕易放棄感情;不相信他的心早已遠走高飛,痛得難用言語形容,當被問及「為何仍然牽掛著他?」時,通常明知自找苦吃,但卻有口難言。

問題不在能否復合 而在是否值得留戀下去

眷戀前度,猶如生活上的心理枷鎖,無形中成為負擔,妨礙個人成長,甚至阻礙了新關係的推演。(Getty Images)

通常會眷戀前度的人,通常是「被分手」的人。「被分手」令人受傷氣結的原因很多,貌似是以往的承諾、感情和付出都通通化作泡影,曾經最親密的人也變成最陌生的,他每天都出現在腦海裡,卻不在身邊,這麼近,那麼遠,相戀變單戀。在此時此刻,不管關係已經走過盡頭,前度依然是眼中的瑰寶。愈是投入,離不開,放不下的人,更會時時幻想著復合的情境和畫面。

如何讓前度回到自己的身邊?方法有很多,也有成功例子(容後再說),但真正的問題卻是:願意再為這段不快的感情付出時間、感情和心思嗎?破鏡難重圓,即使能重圓,但鏡上的裂痕依然。

試想想,復合過後,分手的情境亦會在腦海中不停浮現,二人之間通常信任不再,相處加倍緊慎,刻意避免磨擦,又要「討好」對像,心力交瘁,免得重蹈覆轍。此時關係的目標,不再是以享受共同生活、成長和分享快樂為前提,反而忙於避重就輕,加添關係的牢鎖,磨蝕愛的感覺。即使不求復合,學習擁抱單身,或者試圖開展新關係,除非真正由心欣賞新人,同時釋懷前度的種種糾葛,才能享受新生活;否則,前度就只會成為心裡的疤痕,不痛不癢又清晰可見。

獨處獨立的真正意義

單身是失戀給人最好的禮物,因為它讓人有轉變和重生的機會,重新開始。(Getty Images)

由相戀變單身,寂寞感悠然而生,若然內心依然隱隱作痛,不如利用獨處的時間,疊高枕頭,想清楚自己應該追求什麼感情,為下一段關係訂下目標:「要的是什麼感情?」和「怎樣的對像才值得你愛?」。

獨處永遠是最寶貴的時間,也是失戀給人最好的禮物。因為單身讓人重獲自由、成長、學習和結識新對象的機會,叫人審視過往的感情心態和習慣,從錯誤學習,藉此改善自己。改善自己-並非要把自己塑造成前度的理想對像,反而是要成為自己理想的模樣。若然能善用單身的時光,積極調節心態,精進相處技巧,單身過後又是一條「好漢」,當隻花蝴蝶,見識漸增,處理感情游刃有餘,自然容光煥發。

問那「不該問」的問題 尋求解答

「解鈴還需繫鈴人」-不管事隔多年,若然內心依然未能釋懷過去,不如相約前度,心平氣和地一問究竟,為那「不該問」的問題尋求答案。(Getty Images)

獨立則是學習不依賴另一半,先滿足個人需要,活出理想生活的階段。獨立並非與人保持距離,拒絕展開親密關係的藉口。人是群居動物,互相依賴,分工合作,分享彼此喜悅和資源,自然而然,毋須抗拒。因此,獨立只是生活之中的其中過程,並非永久合用的人生價值。

如能善用獨處的時光,捨棄前度,新一段感情才有機會再次開展。但不少人仍然不忘前度的好,暗地裡拿前度作感情測量尺,比較眼前人,從而抹殺了關係的種種可能。與其如此,如要放棄對前度的眷戀和執著,倒不如相約前人於公眾場合,把原本不明不白的問題,心平氣和地問個究竟。不管事隔多年,若然他能為那問題提出解答,便會明白事實與自己所想像的總有出入,明白事件因由,前度又會隨之成為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