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幼童染疫亡 多地兒童確診飆升接種率成關鍵 家長留意呢幾點

撰文:數因斯坦
出版:更新:

第五波疫情嚴峻,本港至今有兩名受感染幼童病逝,包括兒童醫院一名3歲女童病人,以及早前一名猝死後檢測呈陽性的4歲男童;當局指今輪疫情6歲或以下個案約佔9%。實際上,更早爆發Omicron疫情的英、美等地,早前兒童感染個案亦大增,究竟情況如何?原因是甚麼?可如何保護兒童?

近幾月歐美多地兒童確診個案急升。其中英國英格蘭地區自去年冬天出現Omicron浪潮起,各年齡層確診個案均有增加,而到了今年1月中旬,當地18歲以上各年齡組別的單日檢測陽性比例(註:為模型估算值)都開始下調,但2-10歲兒童、11-17歲青少年兩個組別的檢測陽性比率則持續攀升,雖然其後有所回落,但當中2-10歲兒童單日檢測陽性比率最新仍高達10.2%。

當地疫情以來累計錄得101宗19歲或以下兒童或青少年死亡個案,佔當地整體死亡個案約0.09%。路透社引述當地研究指,兒童感染及入院個案比例上增多,主要由於Omicron傳播度快,以及兒童接種率不及成人,但普遍症狀較之前輕微。現時英國16歲以上人口全民接種,12-15歲學童普遍都可接種,至於5至11歲兒童如有免疫系統問題或較高重症傾向亦可接種。

美國於去年12月初發現首宗Omicron個案,隨後當地5-11歲兒童確診個案明顯增加,並於聖誕假期後段開始飆升。而比較2021年至今每日個案數字,Omicron疫情期間,兒童確診數字如其他年齡組別一樣,升至最高水平。

死亡個案方面,美國累計有逾92萬宗死亡個案,當中4歲或以下死者有296人,佔整體死亡個案約0.03%。至於接種率,美國5-11歲人士較其他年齡組別較遲開始接種,截至當地時間2022年2月11日,當地5-11歲人口中完成兩劑接種比例約為24%。

專家分析兒童重症三大原因

本港今輪疫情出現兩幼童重症及死亡個案。港大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講座教授劉宇隆早前於電台節目分析三大原因,包括:1. 接種疫苗未到位;2. 近兩三年兒童減少上學和出外活動,更少機會接觸人類冠狀病毒,未能透過重複感染帶來「交叉免疫」;3. 幼童體積小、器官窄,較容易出現重症。他又表示,幼童照顧者應該全部接種疫苗,可降低幼童感染風險,即使受感染,病毒量亦會下降得較快,有助保護幼童。

籲兒童及照顧者盡快接種

中大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助理教授郭健安亦提醒,若兒童發燒、咳嗽、流鼻水或喉嚨痛,應盡快做快速測試。而一旦兒童出現呼吸困難、咀唇發紫、心口痛、心跳加速、持續發燒或神智模糊等緊急狀況,便應立刻召喚救護車。另外家長亦應多加留意兒童嘔吐情況,或顯示中樞神經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