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歷史.鄭寶鴻】上環大笪地「平民夜總會」 比廟街更熱鬧

撰文:政策 ‧正察
出版:更新:

掌故專家鄭寶鴻今集轉戰上環,他說當年上環曾經有段時間有「大笪地」,或所謂「平民夜總會」,有上千攤檔,熱鬧程度更勝廟街榕樹頭。這個吸引中外遊人的景點到底在哪?

上環今時今日是核心商業區,但其實百多年前開埠時四處是山坡、海灘,發展空間不多。上環會正式開始填海,是沿自一次災害的契機:

早期的皇后大道都是望海的。1851年12月28日,一場大火,燒了由威靈頓街到西營盤雀仔橋的範圍,400多間屋被燒毀。當時的港督般咸(文咸)建議頹垣敗瓦的火場位置進行填海。
香港歷史博物館名譽顧問 鄭寶鴻

那一年,港英政府決定把火災瓦礫堆下海,當作填料,填平的範圍變成今天的文咸街、永樂街等等。

爾後百年,政府多次擴展填海範圍,促進工商業發展。其中,在1955年的上環填海,由南豐大廈現址填到西港城,開闢的新填地就興建了「信德中心」。鄭寶鴻最津津樂道的是,這片新填地曾經辦過「平民夜總會」:

好像今時今日廟街,油麻地榕樹頭的模樣,不過規模大好多,有一千個攤檔,好熱鬧,連外國人也知道。
香港歷史博物館名譽顧問 鄭寶鴻

另一次大規模填海在1963年,怡和大廈和交易廣場就在那片填海地發展出來。

【本文獲「政策.正察」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