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歷史.鄭寶鴻】電車路等於昔日海岸線?其實呢一段有改動過

撰文:政策 ‧正察
出版:更新:

掌故專家鄭寶鴻今集帶我們登上電車,細訴電車途經處的城市變遷。鄭寶鴻提到,最早期電車由堅尼地城到上環大部分路段都是沿海行走,而電車路線百年來改動不多,說得上「一百年不變」。
罕有的路線改動要數天后一段,1930年代前的走線並非今天的英皇道,而是較近海的電氣道。

掌故專家鄭寶鴻細訴電車途經處的城市變遷。(政策.正察提供)

1904年通車的電車,已有114年歷史,對比起港島的城市面貌蒼海桑田,電車路卻凝住時光,以用樣的路線、速度,服務幾代香港人。香港歷史博物館名譽顧問鄭寶鴻形容:「由1904年開始直到現在,電車行走的速度都是差不多,路線也差不多,基本上並沒有大改動,可說是一百年不變。」

中西區電車勾勒昔日海岸線

電車開通初期行走堅尼地城至銅鑼灣,後來延伸到筲箕灣。不少前輩說,電車路線勾勒的就是昔日海岸線,往時搭電車還能望海景。鄭寶鴻說,這說法直到1910年都是準確的,「最先堅尼地城去到西營盤一段,只有一部分西營盤並不是沿海,去到西港城都是沿海」,電車服務一直向東延伸,「除了德輔道中過了灣仔之外,早期的電車都是沿海的,後來兩旁不斷興建新的建築物,令到電車見到海的地方剩下很少。」如今市民乘電車走過這一段,可以看到百年來填海地上的城市發展。

+10

天后電車原本行電氣道

電車路變化較大的是天后至炮台山一段。鄭寶鴻指,電車今天行走英皇道,不是原初的走線:「最初電車在天后行走電氣道,並不是英皇道。去到差不多現時的皇都戲院轉出去英皇道,去到1936年就改動到行走英皇道。」

「舒潦濤街」不復再

電車途徑天后與銅鑼灣交界時,鄭寶鴻指著與高士威道相連的一條橫街「信德街」,指這裡一帶以前是避風塘,往時將英文Shelter Street譯作「舒潦濤街」,他很欣賞這譯名,認為音義俱佳,「取了Shelter的譯音,又有『舒緩潦原海濤』的意思,不就是避風塘嗎?」可惜後來街道改名,直譯作「信德街」,便失去了避風塘的意境。

【本文獲「政策.正察」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