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rt評.天鴿風球】FB報平安功能 變網民抽水站:花生食太盡

撰文:梁奕朗
出版:更新:

打風從來都是道德議題;這樣講好像很奇怪,但當放假與災害互相扣連,享樂與苦難如蒙太奇交錯,道德難題就在這時出現:安坐家中的打工仔們被要求悲天憫人。
天鴿來襲,Facebook開放新功能Safety Check供港澳用家報平安、尋找或提供救援,有用家以此作樂惹批評。我們應該為之憤怒,還是接受「都係打風輕鬆吓啫」的論述?

報平安變打卡、抽水

「電腦mon壞咗做唔到功課,有冇人可以送個mon畀我?」有人在Safety Check提出這樣的「救援」請求。

Safety Check的功能曾在巴黎、倫敦恐襲中供市民報平安。擔任科網媒體資深編輯的Richard Lawler指,這成功分擔了部分基建的壓力,避免災後市民一窩蜂打電話至受影響區域,同時防止無法聯絡親友的恐怖與尷尬。

各種莫名其妙的「救援」要求。(網上圖片)
+3

但在香港,類似的「救援請求」卻有請人買麥當勞、在港大宿舍找人請食宵,不勝枚舉。顯然這些出post人的目的都並非如字面所示,來「搵飯腳」,背後其實是一種打卡心態,向身邊的朋友發表自己的幽默與放假的喜樂。打卡是否作為分享生活的好方式,這是後話;問題是,為什麼人們會把一個保平安、尋求與提供救援的嚴肅功能拿來戲謔、抽水?

不是災難 無處形構的同情感

自然災害——在香港這個沒有地震、火山的地方總是異國的名詞,這種有距離的視角只能是一種旁觀。正如Susan Sontag叩問:「我們旁觀他人的痛苦,究竟是為了謹記教訓,還是為了滿足我們的淫邪趣味?」外國排山倒海的災害影像並不必然促成同理心,也可以是獵奇,去看那些影像在觀感上更震撼、更滿足我們對自然災害的悲慘想像。所謂風災於香港亦如是:我們習慣看記者在八號風球下到海濱直播、看吊機旋轉、街外的人如何濕透。更重要的是,這些影像如同國外的自然災害一樣,都是無關痛癢的,外國的傷亡數字於港人而言沒有切身關係,而我們都知道香港打風最多就斷幾棵樹,附送例假一天。

天鴿下的澳門市民與香港市民。(網上圖片,經作者編輯)

這種對颱風的想像:有限度的,永遠安全的獵奇視角,正正是把風災視為戲謔的原因之一,與其說是災害,反更像節慶——儘管帶點生活上的不便——總是期待好戲、期待能否偷得半日閒。那麼把原本嚴肅的、關乎生死的功能當成是戲謔的對象也沒什麼大不了,因為在人們理解中根本不會有人受傷,就算有也有更好的救援機制,而節慶總需要其必要的消遣:當香港是豁免自然災害的寶地,救援機制就失去其意義,成為予人取樂的可笑對象。

當人們習慣了從安全角度去理解事物,我們不難指出這種視角是多麼浮淺;這並不代表我們需要為颱風、為一海之隔的災情痛哭流涕,極盡悲傷之能事,畢竟這樣的行為不會帶來什麼實質改變,我們仍舊站在旁觀的位置觀看事物——「點出一個地獄,當然不能完全告訴我們如何去拯救地獄中的眾生,或如何減緩地獄中的烈焰。」但這種愧疚、或言憐憫是否毫無用處?Susan Sontag接着說:「然而,承認並擴大了解我們共有的寰宇之內,人禍招來的幾許苦難,仍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