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濫派過萬月曆宣傳 傳媒人收10幾個 環團辦「漂月曆」免浪費

撰文:黃泳樺
出版:更新:

2017年即將過去,各機構及政界團體開始送上新一年月曆。人人都派,未必人人都想收,有人曾收到10多個月曆,不知如何處理。地球之友舉辦「漂月曆」活動,收集多出的月曆,並作問卷調查指95%人使用電子月曆,望機構反思設計月曆宣傳是否已過時。

一般人家中的月曆多由機構、團體免費贈予。(鍾偉德攝)

7成人收3個月曆 設計精美卻不實用?

根據地球之友12月初的隨機問卷調查(訪問共100人,9成受訪者年齡為18至50歲),當中有7成人指收到1至3個免費派發實體月曆,2成人更收到4個或以上。

部分打工仔表示優先考慮月曆有沒有空間記事,而非設計有多精美。(黃泳樺攝)

香港地球之友及發言人鄧淑嫻指,有傳媒朋友向她表示,由11月尾至今已收到10多個品牌送贈的月曆,她說:「其實有冇人用到咁多呢?朋友說月曆精美,看得出品牌用心設計,要扔掉也心酸,但實在用不着。」各大品牌、機構和商場等如此用心設計月曆,逾半人卻指最注重月曆有沒有農暦和假期資料,只有8%人會優先選擇設計精美的月曆。另外,有3成會選擇記事空間的月曆,鄧淑嫻解釋:「打工仔想要座枱月曆記事,但有些品牌Logo和圖片太大,沒位記事,紙質又滑,根本寫不到字。就算收到3個月曆,都不代表全部合用。」

根據地球之友的問卷調查,95%人正使用電子月曆。

95%人用電子月曆 派月曆宣傳已過時?

免費派實體月曆是早期的宣傳手法之一,鄧淑嫻早前在垃圾桶拾到一個全新,連包裝也未拆的2018年月曆,並附有該化妝品牌的優惠券。她惋惜地說:「品牌和商業公司覺得派月曆是最抵的宣傳,一年365日都見到自己的品牌。其實這種宣傳方法已過時,太多只會造成浪費。」訪問中,有9成半受訪者指正使用電子月曆,受訪者中更有8成人表示使用電腦或手機預設的月曆已足夠。這反映市民對實體月曆的需求下降,地球之友認為工商界及政界團體應調整宣傳策略,審慎預計月曆的印刷量。

每逢年尾,區議員愛派月曆予居民,惟部分月曆過細,未必必人人合用,造成浪費。(黃寶瑩攝)

區議員派「迷你月曆」宣傳

除了商業機構免費派發實體月曆宣傳,市民最常收到的免費月曆來自區議員。鄧淑嫻保守估計一個區議員印製3000份月曆,一個選區或產生過萬份月曆,她指:「那是納稅人的錢,有些月曆非常迷你,只是用來宣傳,老人家未必看到。而商業機構至少會印一萬幾千個。」於是,地球之友首次舉辦「漂月曆」活動,因有1成人指未收到月曆,多出的月曆可轉到有需要的人手上。鄧淑嫻解釋:「以往都有『漂』物會,只是沒特別指明是月曆,但現在到了泛濫的情況。」

月曆收集點
活動日期:即日至2018年1月31日
1.香港地球之友
(香港屈臣道二號海景大廈A座13樓1301至1302室)
2.香港青少年服務處 賽馬會粉嶺綜合青少年服務中心
(粉嶺聯和墟和滿街9號御庭軒政府大樓2樓) 
3.基督教協基會 屯門綜合青少年服務中心
(屯門田景邨田翠樓地下1-10號 )
其他收集點 : https://goo.gl/PPXRqP

地球之友表示,回收只是補救的行動。(鍾偉德攝)

回收月曆難補救 拒濫收濫派

不合用或者多出的月曆下場是?訪問中,有半數人會轉送月曆予親友,1成人會直接扔進垃圾桶,只有1成半人會回收月曆。地球之友呼籲,回收時應把月曆的膠圈或鐵圈拆開,把紙張和膠圈放入專屬回收箱。

回收也不過是一個補救行動,鄧淑嫻希望大眾能源頭減廢,她指出:「膠開始分解要500至1000年時間,要強調係『開始』分解咋!有些月曆紙質是膠,分解難。鐵圈也沒什麼回收商收,易弄壞機器。」所以,別以為可以回收就心安理地濫收月曆,或濫派月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