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喜事近印傭返家鄉見媽媽 最唔捨得僱主阿女

撰文:李慧筠
出版:更新:

We are the people.
每一個街坊都是建構社區的一份力量,但從來沒有一個欄目,是屬於他們;
他們的面孔從來都是模糊的。
用一張相片,看清一張面孔,記街坊的衣食住行、街坊的人生。
在荃灣天橋底,外傭比我們更懂得利用空間,在鄉愁中作樂。

我們邀請她隨意寫下一句說話,她以印尼文寫道:「妹妹,努力讀書,聽爸爸媽媽話。」(吳鍾坤攝)

在荃灣鐵路站行人天橋下,外傭們正享受她們的星期日野餐會。跟幾位印尼女孩傾談她們的家鄉生活後,她們幫記者找尋下一位受訪者,遂向身旁為我騰出空位的Ime說:「問她!她六月回印尼結婚了。」本來挨著牆安靜看電話屏幕的Ime,戴著一副藍色幼框眼鏡,應聲便答應訪問。
 

「太掛念爸爸、媽媽,所以下月就回印尼去了。」27歲的Ime看起來很年輕,一身牛記笠記,長頭髮全往後梳,紮起馬尾,像個學生。攝影記者眼尖,看到她手上的戒指,她笑著解釋:「這只是買給自己的手飾!但我確有結婚對象,因男性朋友介紹而認識他。」

 

在來港6年期間,她從未返鄉,因為害怕一回去就讓母親哭成淚人。「爸爸60幾歲、媽媽40歲,兩人仍在印尼工作。其實我可以兩年回鄉一次,但我不想呀,若我回鄉一次,馬上又走,媽媽會喊,我唔鍾意。」她說,她最想念母親下廚煮的炸雞,沾咖哩汁吃,都是香港吃不了的家鄉美味。她們唯有每兩個星期越洋通電一次,直至今年,Ime決定正式返鄉。

忙碌完想起在家的父母,Ime偶爾會哭,還好家中14歲的阿妹一直陪伴她。(吳鍾坤攝)

不過這趟回鄉,最讓她放心不下的,是工作家庭中那位14歲妹妹。「佢麻麻地乖,哈哈。她在家總玩手機、玩遊戲,提醒她溫習就發脾氣啦。現在我提她一兩次,就不再提了,小朋友呀,不要哦她太多次,沒用的。」


與女孩相處4年,Ime已經把她當親妹妹看待。「同阿妹關係好呀,照顧她4年。她跟朋友爭吵,在家中哭起來,我會問她怎麼了。我當她妹妹,因為我只有親弟弟嘛,我想有妹妹,可以跟我傾偈,不開心可以分擔。」那你的不快樂呢?「我會跟自己父母說呀,有時怕小朋友未必明。不過每當我哭了,阿妹也會問我『做咩呀姐姐?』」

Ime話少,原來笑聲很開朗。(吳鍾坤攝)

「阿妹知道我要回去印尼,又喊了。其實我最捨不得她呀。但我又想念爸爸媽媽。」年月過去,家中小孩彷若成為她親人,在家鄉和香港之間作出選擇,她低聲說沒辦法呀。原來,阿妹每句說話她都記得清楚:「她問我會不會再回來香港?又說她日後結婚,要邀請我去觀禮。」

(吳鍾坤攝)

我們邀請她隨意寫下一句說話,她以印尼文寫道:「妹妹,努力讀書,聽爸爸媽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