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盡中西區變幻時 「同舖主」看嘉圖紙業的最後一天

撰文:陳銘智
出版:更新:

26年歷史的「嘉圖紙業製品廠」昨天結業,留下大量各式用紙。大批市民響應呼籲免費領取剩餘物資,避免大批紙張送往堆填區。嘉圖位於中環鴨巴甸街的門市是後舖,前舖是「永禎祥畫架」。永禎祥跟嘉圖「共生」,見盡中上環印刷業興衰。

結業當日,不時有客人尋路而至,穿過永禎祥畫架店後,到嘉圖紙品店內的紙架上尋找合適用紙。嘉圖林少青師傅一時為客人提供意見,一時開動切紙機為紙張裁剪合適尺寸,十分忙碌。林師傅說,其實今天店內所餘紙張已經不多,而且葵涌的李兆基中學向他訂了大批用紙。

林少青詢問客人切紙要求。(梁鵬威攝)
有客人在紙店結業前到店內買紙。(梁鵬威攝)
梁鵬威攝

珍貴切紙機立即拆件

 

直到下午3時,林師傅的存貨已經全數送出,剩下來的只有滿室擺放紙張的鐵架,和佔去店內一半面積的巨型切紙機。林師傅看著切紙機好一會兒,才說出多年來陪伴在側的謀生工具的下場──拆件,明日就送到火炭去,送給有需要的人。

 

永禎祥老闆李耀漢提起這部切紙機,大讚它十分珍貴:「我都不知道以後還有沒有同款的切紙機提供服務了。以前就算是大紙行,也專程把貨送到這裡,經林生之手切紙,才拿回去送貨。」

 

店內售賣不同類型的紙張。(梁鵬威攝)
堆疊的訂單上有客人感激的字句。梁鵬威攝

前舖「永禎祥畫架」,做畫架、相架等裝裱工作,已經營業40多年。李耀漢夫婦看著紛至沓來的客人,又看著為結束營業而忙過不停的林少青師傅,談到林師傅因為健康與生意問題,早於6月下旬便主動提出結業,只是一路不捨,心情複雜,清場一拖再拖。「我倆夫婦其實已經向業主提出,接手嘉圖結業後的舖位,新租約在7月1日便生效,不過拖延至今。」李太說。「所以今日我有時會做醜人,擋一擋住想進來的客人,要不然林生越做越忙碌,根本就沒有時間清場。」

 

 

(梁鵬威攝)
營業最後一天,林少青臉上難掩失落。(梁鵬威攝)
林少青招呼最後一批客人,李耀漢則接到新訂單。(梁鵬威攝)

兩小店共生至式微

兩年前,李耀漢的永禎祥畫架與嘉圖紙業合租現時的舖位,租金平分。兩家人平日除了一起開店外,週末、日還會一起到茶樓飲早茶。

李耀漢夫婦在中上環一帶營商40多年,由16歲做起,最初並非經營畫架裝裱生意。李耀漢指著招牌的紅漆字「永禎祥」,解釋意思是平安吉祥,是半世紀前製香賣香一類的金紙香舖常用的店名。後來李耀漢繼承父親生意,50年代起,中上環一帶辦公室商廈林立,印刷業興盛,李耀漢遂改行做裝裱生意,林師傅的紙品生意亦由是而生。

李耀漢笑著說,當年彭定康光顧泰昌餅家後順便找他下訂單。梁鵬威攝

捱貴租轉戰中上環各地

四十多年來,李耀漢的店舖轉戰中上環各地:「還不是因為租金,六十年代租金才200元。」最初畫架店在威靈頓街,與鏞記酒家是鄰居。八十年代香港經濟騰飛,畫架店租金一度從兩萬元暴增至七萬元,李耀漢承受不住,且戰且退搬遷到擺花街,一租便是十九年。

「安定下來後,業主又開始加租。」李耀漢來到一幀全家福前,相中人竟是港督彭定康,照片右下方還有簽名。「衛奕信和彭定康都幫襯過。」李耀漢記得,當年來港工作的英國公務員總會手拿一張清單到畫架店下訂單,後來他知道那張清單是政府為初來港的公務員起居生活而設,說到這裡,李耀漢滿足地笑起來:「我都輝煌過的。」

 

半生活在框架內,卻未見框住笑容。梁鵬威攝

小店外的大歷史

李耀漢說,嘉圖結業後騰空出來的舖位會用作擺放貨物之用。小店結業近年不時成為網上話題,李耀漢笑說生意目前雖小,仍足夠生活。他續說,這條街一帶其實蘊藏不少歷史,一時指著畫架店對出的「中山樓」,提到當年孫中山與四大寇的軼事,一時提起帶領中西區歷史導賞團的丁新豹教授。李耀漢畫架框住的,不只印刷業的半個世紀以來的風景變遷,還有中西區街頭巷尾的大歷史與小故事。

李耀漢店內的畫框。(梁鵬威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