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權教煮】傳授一道家鄉菜 印裔媽媽尋回自己 蛻變文化大使

撰文:曾雪雯
出版:更新:

一日三餐,匆匆果腹,祭五藏廟。媽媽作為一家之廚,有否想過能在碗碟與家務間,結識到不同種族的朋友?在香港,當8%的少數族裔媽媽遇上92%的華裔媽媽,合力譜寫一本跨文化食譜。這部獨門食譜,不止盛載一段段美好回憶,也是一道讓婦女尋回自己的充權盛宴。
今天(21日)是傳統24節氣的春分,正值印度相似的顏色節(Holi festival),當地人會大灑顏色粉迎接晝夜均分的一天。居港12年的印度裔婦女Simita,就以一道合時印度小菜Pakora,帶領我們走進舌尖上的跨文化盛宴。
攝影:鄧倩螢

時值春分,也是印度的Holi festival。Simita介紹就以一道合時印度小菜Pakora。
+5

「媽媽」變生活主軸 「自己」成配角

12年前,Simita丈夫來港從事貿易工作,Simita帶同女兒隨丈夫來港定居。多年來,Simita先後在本地學校及教育中心教英文及創意寫作。她像香港大部分在職婦女一樣,埋首於平衡家庭與工作之間,「媽媽」的身份,成了她生活的主軸,但自己卻漸成為生活的配角。

直至某次,Simita參加了中文大學的Iconic mum的跨文化計劃。多國媽媽放下家庭與家務種種日常生活藩籬,聚首一起做瑜珈、上音樂課、上烹飪課,甚至走入不同社區與街坊接觸。媽媽不僅開始找回曾經放下的自己,亦在過程中遇上不同種族的媽媽。

印度裔媽媽Simita,12年前帶同女兒隨丈夫來港定居。

「Iconic 媽媽計劃」是香港中文大學多文化行動計劃(Multiculturalism In Action,下稱MIA)2017年的培訓活動。MIA自2013年起舉辦多個印度、尼泊爾、巴基斯坦等文化工作坊,至今培訓了超過70名文化導師。計劃目的是希望香港不同族群成為夥伴,互相充權,成為一個可持續的跨文化教育計劃。

多國媽媽差異中見相同

Simita指,不同種族媽媽在香港的處境都是出奇相似。「照顧家人,照顧孩子,而我們大部分也在工作。」這批媽媽文化背景各異,卻散落在香港不同角落,默默為平衡家庭與工作而犧牲。她說,縱使大家文化不同,但神奇的是,媽媽們深層的感覺、情緒、想法也是出奇地相近:尊重文化核心,愛護家人與食物,「我們雖然(種族)不同,我們卻有很多地方很相似」。

融入本地文化 讓家鄉美食變奏

30位女性來自不同文化背景,後來更一起寫下自己食譜,集結成書《ICONIC媽媽廚房:跨文化香港滋味》。印度、尼泊爾、巴基斯坦、日本、中國、香港⋯⋯印度代表Simita拿出祖母最擅長的印度甜點米布甸食譜,記下童年女孩圍在祖母和媽媽身邊的回憶。她又修改另一家鄉食譜,煮出異國媽媽落戶香港後,融入本地春卷的美食變奏--青荳春卷。媽媽們拿著食譜交流,在香港訴說自己族群的故事。文化交流不必依仗大人物身上,日常生活上的一點細節,小如一個印度媽媽在華裔媽媽身上學懂如何用木筷子試油溫,足以讓媽媽成為民間跨文化大使,擴闊一個城市的內涵。

Simita笑言,是從華裔朋友身上學懂如何用木筷子試油溫。

Simita:「我看到她們很快樂,我也很快樂」

一年計劃完結後,Simita仍繼續拿著自己的食譜走入社區。去年,她與另一名巴基斯坦媽媽到老人院,教本地長者煮家鄉菜。那天,她教華裔婆婆煮印度沙律,她說,看著婆婆笑著壓碎吞拿魚弄沙律,她覺得很快樂,「我看到她們很快樂,我也很快樂」。

Simita記述那天,到老人中心教華裔婆婆煮印度沙律,她說,看著婆婆笑著壓碎吞拿魚弄沙律,她覺得很快樂。
+1

「她們從基層層面分享文化」

「你在家會發生甚麼事?你只是照顧自己人,你孩子、你丈夫、你家人,是非常有限,但這裡你是和整個社群一起參與。」Simita說,同時你是和許多不同的人交流我不認識他,他們也不認識我,但卻有一個連繫。成為媽媽以後,女人成為「太太」與「媽媽」,但婦女不一定只限於家庭,在社區亦能有一席位。她認為,這些媽媽是真正的文化大使,「她們從基層層面分享文化」。

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副教授譚少薇(右)指,社會傾向貶低媽媽的貢獻。

學者:亞洲文化訓練女性成犧牲者

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副教授譚少薇指,亞洲文化往往自小把女性訓練成為願意犧牲自己,成就他人的角色。「先要作為一個女,再成為妻子,然後作為媽媽,社會角色要求唔好將自己放在前面,做女時先成就家人兄弟,婚後輔助丈夫」。

譚少薇希望計劃可以重提女性原有價值、尊嚴,讓媽媽意識到自己也是個很有價值的人。

不應因成為「媽媽」放棄興趣

她認為,婦女因家庭責任甚至家務責任,放棄自己原先理想、事業十分可惜。不少媽媽曾夢想成為舞蹈家、畫家、老師,「有好多嘢想做,但成長過程中因為其他家庭、家務責任而放棄了」。她認為,這不只是權利問題,若婦女不投入主流社會,亦是整個社會進步過程中的損失。她以音樂工作坊為例,多國媽媽們一起創作了一首歌,大家開始意識不應因為成為「媽媽」而放棄自己的興趣。她希望計劃可以重提女性原有價值、尊嚴,讓媽媽意識到自己也是個很有價值的人。

衝破歧視:社會變革從媽媽做起

譚少薇指,媽媽在認識不同文化後,會更希望認識不同文化的朋友。「香港有8%是少數族裔,理論上是不會見不到。」她指,在公共屋邨、私人屋苑內,港人都與不同少數族裔做鄰居,但往往不懂如何溝通,或礙於誤解、或隨傳媒報道而來的誤解而卻步。她希望透過跨文化工作坊,讓不同族裔的媽媽互相理解,打破歧視,「呢個社會變革慢慢由日常生活而來,而且是由婦女開始來,亦是基層婦女日常生活上改變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