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三十】記者羅恩惠再訪流浪孩子 八旬高爾泰為傘運寢食不安

撰文:彭愷欣
出版:更新:

「我已老了,無所謂了。你們還年輕啊,來日方長。」1989年5月19日,趙紫陽在天安門廣場對靜坐示威的大學生說。30年前於廣場上聽到這番話的人,若能生存下來,今天有些也已白髮蒼蒼,足以說出一句「我已老了」,甚至有些人已帶著回憶長眠。對於被迫流亡海外的民運人士,「六四」絕不是可以「無所謂了」的事,他們雖重見天空,卻失去了大地,有家歸不得、年長父母不可見,都是流亡的代價。

高爾泰2014年寄給羅恩惠的聖誕卡,提及因傘運而為香港寢食不安。(羅恩惠提供圖片)

獲政治庇護前 女兒內地自殺亡

流亡者高爾泰是一名畫家兼散文作家,六四事件後,他被冠上「反革命宣傳煽動罪」入獄,1990年被以「結束審查」之名獲得釋放。1992年,高爾泰與妻子蒲小雨透過「黃雀行動」抵港。

高爾泰和太太經地下通道來港,惟他與前妻生下的女兒被迫要留於國內。當時女兒考上大學,卻因父親「右派」的身份而不被大學取錄,導致她精神壓力很大。正在逃難的高爾泰承諾女兒,一旦安定下來便會聯絡她,著女兒等他消息。高爾泰夫婦倆抵港後一直住在安全屋,未能與外界聯絡。數個月過去後,終於收到有國家願意收留他們的消息,於是便走出安全屋打長途電話聯絡女兒,豈料女兒在前一天自殺身亡,結束了她短暫的生命。高爾泰夫婦倆後來流亡美國,過上低調的生活,把經歷寫成《尋找家園》一書。

記者羅恩惠 採訪華東水災 胎兒夭折

「六七暴動」紀錄片《消失的檔案》兼「六四事件」紀錄片《流浪的孩子》導演羅恩惠當時訪問了高爾泰。身為記者的羅恩惠聽完高爾泰的喪女經歷感同身受,並與對方分享了自己的故事。1991年發生華東水災,羅恩惠前往河南最貧困地區進行賬災活動。上機前她剛懷孕數周,鄉村顛簸不平的路,加上為期一周的奔波,回港後,她前往醫院產檢,婦科醫生告知她7、8周的胎兒沒有心跳了。那是羅恩惠首次懷孕,對於孩子沒了「唔係好消化到」,後來在訪問中與高爾泰說起自己的事,兩人感嘆生命無常,也因此成為了好朋友。

流亡美國 高爾泰心繫香港

高爾泰離港前,羅恩惠陪伴高氏夫婦在香港山頂轉了一圈,讓他好好看看香港,「佢好感恩,好多謝香港救返佢。」高氏夫婦離港後,每年會寄聖誕卡給羅恩惠。2014年的聖誕,他們如常寄來了聖誕卡。聖誕卡上繪有一把黃色的雨傘,以白色顏料呈現白雪紛飛,那年香港經歷了「雨傘運動」,高爾泰給羅恩惠的書信中親筆寫道,「這段日子,每天都要和小雨(高爾泰妻子)一同看幾次電腦,為香港寢食不安。」

親畫黃色雨傘 為香港寢食不安

羅恩惠稱,高老師一直很掛念香港,很感謝香港救他們,讓他們過有尊嚴的生活,「經歷過六四嘅人呢,成日都覺大陸忽然間就屠城,(雨傘運動)會殺晒我哋廣場瞓覺嗰啲人,咁佢就寫信畀我,日日一瞓醒就睇香港新聞,好掛心香港。」1993年一別,再見時已是白頭,2017年《消失的檔案》於美國完成巡演後,羅恩惠專程探望居於美國西岸的高爾泰,八旬的高爾泰仍在作畫,控訴中共政權下人民的渺小。

84歲的高爾泰仍在作畫,圖中是他的作品,叨煙的男人象徵中共政權,而男人面前一個小小的身影象徵人民,控訴中共政權下,人民的渺小。(羅恩惠提供圖片)

流浪的孩子

「六四」對於流亡海外的民運人士來說,他們不敢亦不能忘記,身在異地以他們的方式紀念,本港亦有不少悼念「六四」的活動。羅恩惠於「六四」20周年時,曾拍過一部紀錄片《流浪的孩子》,紀錄逾20名流亡人士的生活,最近該片再於中大放映。20周年的片在30周年重看,羅恩惠說完全不過時,因就「六四」事件,中共沒有道歉,事件沒有進步,「仲噤聲得更加緊要。」令人噓唏的是,十年間片段中又有些人離開了,如廣場學生糾察隊領袖張健。

,《流浪的孩子》一片於5月30日在中大放映,當晚有不少的人士到場支持。(彭愷欣攝)

子彈曾長留體內 48歲張健離世

今年4月18日,張健在德國慕尼黑醫院病逝,享年48歲。六四發生時,他18歲,是一名體育學校預科生。他在廣場與一眾學生渡過了四十多個日與夜,身為學生糾察隊總指揮,惟一的念頭就是保護學生的安全。六月四日凌晨,他為了救被圍捕的學生,解放軍向他發了三槍,其中一槍擊中了他的右腿。那顆埋藏在他身體的子彈,陪他經歷被抓捕、隱姓埋名、逃亡的日子,天雨時傷口會傳來脹痛。2001年張健成功逃亡法國,2008年,張健將陪伴他19年的子彈取出。張健曾於「我要回家」一書中寫道,「對於經歷屠殺而活下來的人,彌足珍貴的就是還可以回憶和思念。」

不少重要的「六四」經歷者已離世。圖為名記者戈揚,為中共四大名記者之一。六四開槍時她正在美國採訪,慘劇發生後她公開退黨,因此被點名為「動亂分子」,其後戈揚一直流亡海外直至病逝。(魯嘉裕攝)
我認為六四的記憶問題,不是一個大問題,不是因為我沒有忘記,而是說共產黨一天也沒有忘記。不是說他三十年沒有忘記,他一秒鐘也沒有忘記。
鮑樸

鮑樸:共產黨一天也沒有忘記六四

對「六四」事件是選擇記憶亦或遺忘,《流浪的孩子》一片於5月30日在中大放映,到場的以中年、老年人為主,較少年輕人。有人在觀看完影片後表示,意識到年輕一代正在對事件遺忘。編輯及出版中共前總書記趙紫陽祕密回憶錄《改革歷程》一書的鮑樸於放映會後稱,「我認為六四的記憶問題,不是一個大問題,不是因為我沒有忘記,而是說共產黨一天也沒有忘記。不是說他三十年沒有忘記,他一秒鐘也沒有忘記。」每年的六四前夕,內地的維穩、對學校網絡的限制、天安門廣場增派公安巡邏等,都在反映,中國共產黨從沒忘記「六四」事件。

關於年輕一代會否承傳憶記?放映會前夕,羅恩惠收到港島區一間名校老師送來的禮物,十多張做得很用心的剪報,內容包含了1989年6月4日及5日的頭版報導,該名老師指校內剛完成展覽,希望報章能讓更多人看到。一張張的舊報紙剪報,是出於中學生之手,羅恩惠稱,「呢個就係承傳」,她相信今天播下的種,日後會慢慢萌芽。

一張張出於中學生之手的舊報紙剪報,令羅恩惠甚為感動。(彭愷欣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