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內容

生命頌禮司以枯葉看生死:要欣賞每個生命

撰文:何曉鈴
出版:更新:

在Trial and Error Lab 這共享工作空間租予李心悅的工作桌上,稍稍凌亂的桌面放有一個玻璃瓶,瓶內只有一片枯葉——這於旁人眼中的垃圾,李心悅卻珍而重之的收藏起來,因為這片枯葉既是她創作的靈感來源,也承載了她對生死的看法,「枯葉離開樹木,是一種犧牲跟成全,留下養份供樹木生長,它的死亡是有價值的。」
李心悅賦予枯葉「生命」,以此為材創作故事和品牌「心病還需森藥醫」,推出畫作、名信片等產品。事實上,李心悅的正職是生命頌禮司,負責為逝去的人安排喪禮。由枯葉到頌禮師,兩者均圍繞著死亡,但李心悅的夢想則與生者息息相關:「由死看生,每一個生命的完結都存在價值,而且值得我們欣賞和思考。」

李心悅喜歡繪畫多年,她認為枯葉的顏色美麗,初時只是用枯葉來教學,後來更以葉子創作出故事。

28歲的李心悅遞上了她所創作的名信片——上面畫有一片枯葉,取名叫「木子」。作為枯葉,「木子」卻會用面膜,會覺得有人暗戀自己,活像少女一樣。「木子」的畫作如同日記,也是李心悅希望用來記錄喪禮細節及生死觀的媒介。「我的夢想是以與死亡、生死教育相關作主軸的工作,現時就靠不同媒介去表達和實行。」

李心悅現為生死教育機構的頌禮司、編輯、媒體製作人、藝術工作者,身兼多職;然而剛畢業時,她從事了四年電影製作助理。她坦言,當時只是單純喜歡電影製作,並沒有想太多賺錢或其他事情;縱然她對電影充滿熱誠,不計勞苦,但忙碌的工作教她思考當中的意義,她憶起,有次因要親手將一套完整的電影小心地運送到北京,就要即日乘坐飛機來回北京,「那次將電影運上去北京,但因為不能夠出錯,於是我要親自運送。」

每套電影的前、中、後期製作,動輒歷時一年甚或更長,李心悅不介意有時要做些耗費心力的前期或後期工作,只願能投入熱愛的電影工作中。但走了幾年電影路,她想趁年輕嘗試轉換跑道,就萌生暫時「停下來」的念頭,繼而成為自由工作者,開始另一條創作道路。2017年,她因搜集資料時接觸到生死教育機構,後來當上義工,最後更全身投入殯儀行業。

除了葉子的顏色及形態,李心悅認為枯葉跟每個人的價值一樣都是不平凡。

尋找一株葉的價值

旁人忌諱談論死亡,更不會主動去準備自身的喪禮,但李心悅於基督徒家庭長大,從小參加的喪禮均較為平靜,「那時候已經很喜歡看靈堂四處的佈置、流程、從業員的面孔,慢慢知道一個較好的喪禮應該要怎樣。」她說。

現今喪禮,仿如倒模一樣,但李心悅認為喪禮應反映逝者的性格,甚或藉著喪禮欣賞逝者的價值,這跟她創作「木子」的理念一脈相承,「每塊葉掉在地上,它的顏色都很美,都有值得欣賞的地方。記得有子女替媽媽辦喪禮,她說媽媽很平凡,但當我的同事繼續問下去的時候,就發現她煲湯很好飲——我想,這就是好似枯葉那樣,每個人都有其價值。」

當她成為頌禮司後,每當外出閒逛,都會細看身邊的事物是否佈置妥當。她想起曾遇上一個喪禮,靈堂上播放一首廣東話情歌,「我相信這是逝者與家人生活中很重要的歌曲,我當下覺得很感動。喪禮並非一個死板的儀式,無需一定要跟從某個特定模式。」

兩年前,李心悅加入了Trial And Error Lab 延續她不同範疇的工作,當中更以枯葉推出了畫作及名信片。

「喪禮係做俾人睇。」

於李心悅而言,喪禮是對逝者的告別,同時也承傳他的精神,所以每一個環節她都希望做到盡善盡美,「我現在連同事行路都想『執』下,因為行得太差都對死者不夠尊重。」她笑說。

經歷過四年電影製作及自由工作者的時光,李心悅找到喜愛的工作,而且全心投入;然而,她發現自己難以抽離工作,「我發現自己會無時無刻都想著那些家屬,心中有很多事情想講。因為接收了很多情緒,我都經歷過一段情緒很壓抑的時候。」她憶起曾參與老師的喪禮,並向家屬提出一些建議,但對方一句:「謝謝,不用了,都係做俾人睇。」

她細想,究竟喪禮的意義其實是怎樣呢?「一個好的喪禮應該能夠幫到死者家人,令他們感到安慰,不只是完成一個儀式。我對他那句說話印象很深刻,他或者覺得喪禮是做給人看,是沒意思的儀式,但送別一個人不應該是沒意思的儀式。」

經歷過四年電影工業及自由工作者的時光,李心悅終找到讓她能全心投入的工作——生命頌禮司以及其他與生死教育相關的工作。

接觸不同工藝師刺激創作

現時李心悅身兼多職,為的是希望透過殯儀業及生死教育,鼓勵更多人以另一個角度看待死亡,甚或能主動準備自身的後事——她以畫作、寫劇本等不同媒介,期望達致相同目的。2016年,李心悅加入Trial and Error Lab成為實驗室伙伴去延續夢想,「因為當時收入不穩定,加上自己一個人工作的話,甚少能跟人互動,加入Lab就能夠接觸更多人。」而成為全職生命頌禮司,也是進入Trial and Error Lab後放膽嘗試的事。

蘇黎世保險鼓勵年輕人勇於嘗試,提升技能和增強自信心,而Trial and Error Lab為年輕手作人提供共享工作空間、培訓工作坊等,讓他們能夠互相切磋技藝,刺激創作。李心悅坦言成為實驗室伙伴之後,有機會跟不同手作人交流,這些都有助她發展事業,「Trial and Error Lab的人背景不一,正如我在殯儀業工作都要接觸不同的人,也累積了很多寶貴的經驗。」

了解更多年輕人以創意實現夢想故事:http://bit.ly/2HXo8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