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灣工廈改建公屋為保育限制多無人問津 組織:唔可以間房點長住

撰文:何潔泓
出版:更新:

由「柴灣工廠大廈」改建的公屋「華廈邨」八月中入伙,卻只有約20戶初步接受輪候安排。該工廈為57年歷史的「二級歷史建築」,保育考慮令室內格間限制重重,例如開放式單位不容許增建板隔間房、不能在牆上裝釘等。有網民稱「唔可以間房,換磚,訂做傢私做吊柜,咁點住得落?!」。「關注基層住屋聯席」(關住聯)幹事何智聰則反問:「若住戶完全不能就居住需要作出規劃,又怎會是長遠的居住方式?」

保育考慮 諸多限制嚇人走

華廈邨是香港僅餘的H型工廈,建於1959年,改建後提供187個單位,主要面積由190呎至410呎不等。基於保育角度,住戶不能改動室內結構,使用傢俱間房時物件不能貼住天花,因此即使「間房」,亦非密封。單位大多安排3至4人家庭入住,沒有房間令市民大感不便。此外,開放式廚房及露台皆不能圍封,間隔需保持原貌。

雖然公屋輪候冊經已接近30萬宗,而華廈邨距離柴灣地鐵站僅3分鐘,鄰近小巴總站、商場、休憩空間及遊樂場,但多重限制令願意接受編配的市民少之又少。

基於保育考慮,單位不得加工間房,只能以傢俱分隔,而且物件不能貼天花。(江智騫攝)
華廈邨到地鐵站不需3分鐘,亦位處小巴總站旁,卻因單位限太多而不受歡迎。(江智騫攝)

關住聯:應尋找合適工廈 真正活化工廈

「關住聯」一直提倡工廈改建住房,為迫遷戶提供中轉屋、甚至有助縮短公屋輪候冊。但柴灣工廈改建後卻乏人問津,幹事何智聰回應:「為了保育,限制必然會多,政府最好尋找合適工廈,減少對住戶的限制,真正做到『以人為本 』。」他亦批評房委會從不與市民溝通,民間屢有方案也不獲重視,政府只作單方面規劃與興建,並要求住戶接受。

何智聰建議,若然再有不能改變結構的工廈,政府可以考慮改為中轉房屋,讓迫遷戶暫住。他續稱,雖然今次編配率低,但問題在於工廈並不合宜,聯席堅持工廈改建適切住房是可行做法,並促請政府同時重新檢視「活化工廈」,落實真正能解決房屋問題的政策。

「關住聯」幹事何智聰(中)指出,政府應尋找合適工廈,減少對住戶的限制。(馬熙烈攝)
碩果僅存的H型「柴灣工廠大廈」改建成公屋,入伙戶口寥寥無幾。(江智騫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