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大獎建築團隊 X 坪輋村民】又砌又傾 改造村內建築

撰文:吳世寧
出版:更新:

上月香港數十年來最冷的一天、在香港氣溫最低的坪輋,出現了一個奇特的場面。村民、學生、建築師、外籍人士,不分男女老幼,抵著寒風,鋸木劈竹,磨刀霍霍,齊心改造導賞中心。這次計劃過程,偶有跌碰激撞——參加者在「外來者」與「協作者」的身份間猶豫試探;村民亦在緊抱傳統與接受新設計間在地調校心理。「砌嘢」過程未必最順遂,但好處可以邊砌邊傾,唔啱就改到啱。「就好像民主社會一樣。」參者者之一的建築系學生Yuyu這樣說。

坪輋村民KK(左)和Assemble成員James(右)合力鎚打一塊木板。(圖:龔慧)
工作坊時間不算長,無法把所有建築計劃一一實行。學員們決定先造一面裝飾竹牆,為坪輋村民留下一份小禮物。(MaD提供)
建築師和參加者們合力搬運建築林料。圖左為Hour 25成員黎永鋒。(圖:龔慧)
第四節工作坊的重點是試驗不同建築材料。此為建築系學生Yuyu。(圖:龔慧)

 賽馬會創不同學院「砌掂佢!庶民建築教室」工作坊由城市創作實驗室發起人黃宇軒策劃。他請來英國建築團隊Assemble兩位建築師,與本地建築組合Hour 25、坪輋村民、以及數十位參加者合作,一起改造坪輋導賞中心。此中心由打鼓嶺坪輋保衛家園聯盟成員於三年前搭建,主要作開會、導賞、與外國義工交流之用。「早前跟村民交談時發現,他們正處於轉折位置,未知道未來如何。所以我們想或許可透過改造這個空間帶來一點改變。」黃宇軒說。適逢他得悉MaD創不同會邀請擅長社區設計的英國建築團隊Assemble來港,他便想到這是一個好機會,讓Assemble可跟香港有庶民建築經驗的人作交流。

「砌掂佢!庶民建築教室」搞手、城市創作實驗室發起人黃宇軒。(圖:龔慧)

改造導賞中心

同樣關注社區的本地建築組合Hour 25於是也加入計劃。 Hour 25成員黎永鋒剛入坪輋時,便對這家導賞中心印象深刻。「這個地方不似政府的社區中心,是真正的由下而上建設、按需要而建成的社區中心。」他說。比如說,因為村民不是原居民,村裡沒有祠堂,他們就在這裡建造祠堂;又因為村民需要一個開會的地方,就自建頂蓬,形成可遮風擋雨的空間。但黃宇軒和Hour 25都認為中心可以加建一些設施、又可增添指示牌或改變空間安排等等,讓導賞中心能更有效的發揮其功能。

他們早在活動開始兩個月前,已常常與村民傾談,定下初步改造計劃,也砌了建築模型讓村民可確實了解、提出想法。

工作坊一共有六節,目前已進行了四節。Assemble參與了第二節至四節活動,分享他們在英國的庶民建築經驗。「最好利用手頭上所有的材料。也不妨選擇一些重覆工序的建造方式,讓更多義工能幫忙,加快建造過程。」Matt分享道。
 

James亦指出,大家與居民合作的改造計劃,應視為一份給居民的小禮物;而不是「給予居民你的專業意見」。參加者分成三組,分別談論有關此空間的視覺身份,以及宿舍、大廳的改造計劃;其後村民也「落組」,表達作為使用者的第一身意見。

村民起初表現靦腆,不大願意直抒己見。經過一輪「熱身」後,才越講越多——經常使用廚房的女村民希望廚房有更多的貯物空間;孫子們居住在外的黃生黃太,則希望導賞中心能加建遊樂場空間,更吸引他們入村。

隨後,討論越發熾烈;村民大力反對建遊樂設施:「希望大家介入時,要考慮我們村民本身已有的脈絡!我著重的是保留文化,不要把外面的帶入坪輋,這裡的所有物件,其實本身已很有其價值。」

 

坪輋村民從起初的被動、漸漸變成踴躍的發表意見。(圖:龔慧)
財哥向參加者示範鋸竹的特別技巧。(圖:龔慧)

村民KK也反對,認為大家要認清導賞中心的目的和定位。「我更關注的是這地方能否持續發展,可否有不同模式、滿足不同功能,可以開會、也可以搞盆菜宴和電影分享,就像紅館一樣。」KK說。

大家意見紛陳,爭論不休,一時間難以獲得共識。但經過一夜談論,搞手黃宇軒卻暗暗高興:「其實參加者所分享的主意,本來就是村民的不同想法。所以當天就好像由參加者一起做了一場劇場,搞場『大龍鳳』,幫助村民梳理及強化心中想法。」他又指,活動完結後大伙兒一起吃飯時,村民更是不斷的發表意見。他見到村民為自己的想法而辯護,便覺得此計劃向前踏了一步。

村民財哥亦說:「大家有意見,但不代表有衝突。這証明了大家開心見誠的討論,這是很難得的。」

Assemble把所有工具放在桌子上,鼓勵大家先試驗不同物料的可能性。(圖:龔慧)

社區設計關鍵詞:時間

黃宇軒指,當初邀請Assemble來港,心裡抱著一個疑問:「為甚麼Assemble的建築設計不但美觀,而且可以融入社區、表現該社區的特質?」跟Assemble合作過後,黃宇軒發現了箇中關鍵——時間。「Assemble花了很長時間跟居民相處和交談。設計是從『傾嘢』過程中誕生的。居民需要甚麼,是Assemble最關注的,美不美只是其次。」

黃宇軒跟坪輋村民相識三年多,跟Hour 25也早在數個月前跟村民傾可作的改動。信任漸漸的在雙方之間建立。黎永峰亦指,這次計劃可算是Hour 25第一次參與的真正「社區建築」。「以前我們的社區設計,可算是『我為社區設計一種東西』,而不是我跟社區一起設計。」他說。

參加者在短短幾小時內,以竹和麻繩造出一個好看實用的調味料架。(圖:龔慧)

「我們的時間實在太短。我們唯有先留下一些小禮物給村民——先在門口造一面竹牆。待過年後再想想有甚麼計劃可繼續推行。」黃宇軒說。

項目還有一星期便完結,Assemble兩位成員也已離開——到底這種社區建築經驗,可否在香港不同社區繼續落地開花?香港可有更多「Assemble」嗎?本為專業建築師的黎永鋒指,若他如Assemble部分核心成員般,全職作社區建築設計,「那我跟家人都要露宿街頭。」他笑說。

黎永鋒說香港城市建設的社區成分從來奇低,加上政府劃地範圍越來越大,造就了多個由私人發展商統領的「巨無霸」建築項目,獨立建築項目就越發艱難;「社區關係」、「居民需要」等因素,自然被「賺錢」兩字所淹沒。但黃宇軒並不悲觀。他認為更重要的,是構築一個平台,讓大家「坐埋一枱」,容許不同界別的人貢獻專長,共同協作。

就如財哥所說,他希望坪輋導賞中心可變成一個這樣的地方:「這裡是個大家庭。我們希望能借助這個空間拉近人與人的關係,讓大家更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