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圍天晴邨:「百無」孤城催生居民抗爭 冀辦市集增歸屬感

撰文:柯詠敏 黃泳樺
出版:更新:

每個沙田的公屋彷彿都有其標誌:瀝源邨噴水池、美林邨冬菇亭、廣源邨鐘樓等。城市規劃的作用是要製造不同類型的空間,讓居民到不同地方都有新鮮感。可是,在瀝源踏上269D巴士走入天水圍北時,車子在密密麻麻的公屋間行走,猶如進入了迷宮。天水圍北的公屋比例高達85%,但街市、商店的選擇少之有少,居民唯有依賴其他屋邨設施。
攝影: 黃永俊 余俊亮

天晴邨不乏休憩地方,但設計刻板,難以聚集到居民。

66歲的劉華強於2008年搬到天晴邨居住。他一開始覺得這裏空氣好,環境清幽,但住下來便發覺天晴邨「百無」。「想買餸冇街市,想寄信繳費冇郵局,如果有咩急事要搭的士又冇的士站。樓下得一個超市,但係冇魚冇肉嘅。隔籬屋住嘅婆婆要走到屯門買。」

天晴邨位於天水圍北面,三期共有1.6萬居民。可是,邨內的商場只得8個舖位,剛落成僅得一間美心快餐。事隔8年,亦只多了一間餐廳。新落成的屋邨要入伙3年才能成立互助委員會,所以劉華強便向管理處、區議員投訴,但苦無效用。後來,社區發展陣線(下稱:陣線)的社工鼓勵他與其他居民組成關注組,填補居民與政府部門中間的溝通缺口。

劉華強自2008年在天晴邨居住,生活在一個「百無」社區,令他站出來爭取基本生活所需。

沒魚沒肉居民與邨鎮割裂

「那時候與房屋署高級主任見面,投訴樓下超市沒有魚、肉賣,會面個幾月後,便多了這些食材,方便夜收工的居民買餸。」可是,劉華強最終的願望是天晴邨能夠興建街市,避免被連鎖集團壟斷。他向我遞上一疊文件及剪報,當中有一份長達近一頁紙的爭取街市歷程──居民大會、與副署長會面、與立法會申訴部見面。他憶述,當時陣線邀請到仍在競選特首的梁振英到訪天晴邨,他當面要求興建市政街市;可是梁說「呢樣嘢唔敢講」。

據房屋署回應關注組的文件指,因天晴邨土地用途已經飽和,當區已沒有合適地方興建街市及擴建商場。劉華強至今仍要花十幾分鐘的路程,到隔離屋邨的頌富街市買餸。「樓下貴嘛!有居民會去頌富、天恩(街市),甚至去元朗、屯門。那裏買餸平之外,買件底衫都平啲。」劉華強覺得天晴邨的商店選擇少,變相令居民的生活重心轉移到其他地區。

除了欠缺街市,天晴邨一、二期與第三期之間有一條大馬路。乍看之下,猶如兩條獨立的屋邨。劉華強聽罷皺一皺眉頭,無奈地說:「第三期完全沒有任何設施,連一部汽水機都沒有;有時我見家長會帶子女到一、二期的遊樂場玩,起碼口渴都有得買水飲。」天晴邨的規劃,導致居民與屋邨割裂,令生活不便外,更影響對屋邨的歸屬感。

社區發展陣線計劃主任黃穎姿解釋,在主觀感覺上,設施的命名與身份認同感有莫大關連。若然居民經常使用其他屋邨的設施,或與不同屋邨居民共用一個空間,對自己的身份便會覺得很模糊。規劃師黃保傑認為,設計上有很多方法拉近第一、二及第三期居民的關係。「大膽一點的話,可以在地面鋪上同一顏色的磚;或者在設立顯眼的指示牌去標示屋邨的名稱;簡單一點的,就是利用藝術裝置,例如雀鳥,在兩邊門口互相呼應。很多方法都可以試,但現在政府就是甚麼都不做。」

給五成新移民一個墟市可不可?

關注組成立三年後,劉華強便與其他成員順利過渡到互助委員會,並擔任主席一職。他明白在天晴邨興建街市的機會微乎其微,便嘗試爭取設置市集,售賣平價商品外,還可讓居民當區就業。天晴邨有超過五成的新移民居民,劉華強認為他們可以在市集擺攤,售賣家鄉小食,賺錢之餘亦可增加歸屬感。「我知道部分新移民婦女其實不太想來香港,他們帶着幾個小朋友,不能夠出去賺錢,居住環境又跟以往很大分別,種種原因洐生出很多家庭問題。」

劉華強笑說,市集這個想法是因為發現天水圍沒有地標或娛樂。「與親戚飲茶,多數都會出尖沙咀,唔通叫佢地入嚟天水圍咩?呢度都冇嘢玩!濕地公園去一次就夠,所以如果有個市集行下,起碼多返少少吸引力。」

規劃師黃保傑稱,屋邨應該製造機會給居民互動,例如在大廈中間有一個寬敞的公共空間,讓社區組織舉行活動、墟市;甚或興建具標誌性的設施,吸引居民聚集。他指出,天晴邨的地面噴水池原本具有這個功效,但房屋署因安全及管理問題而廢置,變成純粹放置花盤的地方。

「公屋居民其實更需要一個多用途的公共空間去辦墟市,因為領展商場愈來愈『離地』,墟市是一個較着地的空間,讓中低收入的居民去賺錢,或者發揮所長。」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