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埗文創店】戰前唐樓賣皮革 開業三年離場:呢度唔需要我哋

撰文:何潔泓
出版:更新:

導讀
深水埗大南街,曾經遍地都是鈕釦廠、布行、皮革店與絲帶廠。但自上世紀1980年代末廠商北移,不少老字號至今經已人去樓空。近年不少文青打着工藝復興的旗幟,朝大南街與南昌街、黃竹街交界一帶大舉進駐。三年來,十多間皮革店、咖啡室與藝術空間紛紛空降,這些年輕人抱着文化傳承或革新社區的心志,又是否足以令瀕臨死亡的舊區重燃希望?在這條深水埗的老舊的街道中,我們又會看到什麼嘗試,然後又任由多少人和事緣起緣滅?

22 Degrees North 是第二家進駐大南街的文創店,於今年情人節正式結業。開業三年,來去匆匆。(何潔泓攝)
三位創辦人花了120萬創投資本,當中80萬用以裝潢,然而租約完結後,業主要求他們還原本貌。(何潔泓攝)

共用空間 聚集初出茅廬設計師

鴨寮街兩邊是密集的電子排檔,大叔婦人蹲在一地的古物尋寶,嘈雜繁華。掠過南昌街公園打瞌睡的老人,走進大南街中段,聲浪逐漸被甩在後頭。這條街道環境寧靜,租金相宜,吸引了不少文藝青年進駐當地。不過,只見街道轉角的皮革店22 Degrees North正在收拾細軟,最後一次拉下鐵閘。2014年初,三位雄心壯志的80後設計師眼見時下手作風氣盛行,灣仔星街更自發組織成一個小小的文創區,「膽粗粗」以5萬元租下三層深水埗戰前唐樓,成為第二間落戶大南街的文創店。可惜短短三年,生意始終未見起色,只好止蝕離場。「可能深水埗不需要我們。」創辦人之一、同為皮革品牌Made in Eden主理人Joey總結。

地舖售賣三位創辦人的自家設計產品,也歡迎不同設計師寄賣皮包與小擺設。(何潔泓攝)

22 Degrees North地舖售賣自家設計產品、樓上則是任何設計師都能借用的co-working space。當年他們投入120萬元創投基金,花了80萬元作復古格調的裝修。開業時媒體亦曾大事報道,許多街坊與區內居民都來逛逛,附近老店亦爭相前來道賀,一時間大南街好不熱鬧。然而,數月過後,營業額一直下跌,多年來始終入不敷支。另一位創辦人、身兼背包品牌Doughnut的主理人Rex坦言:「人們來深水埗都想買平貨,正如你不會去土瓜灣買2,000元一個手袋。現在通街都是仿皮製品,我們想賣高級細緻的植鞣皮產品,但深水埗始終是深水埗,買嘢出名平靚正,是我們期望落差。」談起初衷:「當時想法純粹,香港好多初出茅廬的設計師租不起地方,我們便提供聚集空間,鼓勵大家創作自家產品。但現在多了銅臭味,會去計,當年裝修費是否應該節儉點?」

 「樓上開放舉辦藝術活動,我們最初不收錢,後來收少少,來參觀的人不須付入場費,希望做到『art for everyone』,看到街坊帶個孫入場,年輕設計師也漸漸被人認識,其實好開心。」他們曾經天真,以為店子能夠應付每月的插畫展、時裝展,後來發現新晉參展人需要很多支援,可是三位創辦人始終要打理自家品牌,既不是全職也不是受薪,抽身不暇仍苦苦撐了兩年。直至一年前,他們以不想讓人失望為由,從此不再借出場地。

22 Degrees North 曾舉辦過的活動。(22 Degree North facebook 專頁)
22 Degrees North 曾舉辦過的活動。(22 Degree North facebook 專頁)
店舖的產品宣傳照。(22 Degree North facebook 專頁)

力挽狂瀾 小區模式推廣文藝設計

他們亦試過花上大量時間搞社區活動,推動深水埗文創小區的概念。「人們來深水埗,行一次打個轉尚可,來兩次?有點難,可觀元素不夠多。不過,其實深水埗好多寶物,這裏的文創店不如中上環般造作,而且附近有老店、舊式招牌、棚仔,於是便想出『深水埗藝遊區』。」「深水埗藝遊區」自2015年中成立,本來是個Facebook專頁,後來Rex把它帶落社區,牽頭連結美荷樓旅舍、新舊皮革店、咖啡室、創作空間等17個單位,定期舉辦導賞團、回收舊物計劃和音樂會,讓人們一站一站地遊走深水埗,希望營造出流連忘返的感覺。

深水埗藝遊區活動宣傳。(22 Degree North facebook 專頁)

有心人很多,但過程卻不似預期。他們試過申請南昌街公園搞創意地攤,區議會和康文署批了,惟最終卻敵不過運輸署;他們亦曾建議封路搞文化嘉年華,但最終卻沒有部門理會。再出發,申請楓樹街遊樂場搞活動,呆等數月沒有下文,加上有設計師反映「走入球場似搞年宵,不好看又不好玩」,最終沒有成事。後來他們索性放棄,Rex乾笑幾聲:「大家就隨便在星期日的大南街路邊擺檔作罷。」三年來,他們舉辦了約十次「大南街地攤」,每次都吸引了近百名「文青」擺檔。人流一起,食環署職員就來阻止。說到關口,Rex眉也皺翻了:「點解擺地攤都要被人趕?好掃興。」於是他們改變玩法,只放上網低調宣傳,毋須記者報道,檔主亦不必報名,要來便來。結果天光墟阿婆、鴨寮街阿伯也有出現,有人寧願生意都不幹了,只顧展示一己古錶收藏,暢談古董經。然而有次,他們在咖啡店對外空間搞小型音樂會,自顧自地唱幾句小清新,警察接報前來警告,「畀街坊鬧到阿媽都唔認得」。

經此一役,再也不敢搞有聲浪的活動。Rex去過灣仔藍屋取經,看到音樂會搞得很開心,街坊盡情拍手跳舞。他們早應發現,沒有街坊支持,一切只是紙上談兵。他說:「街坊返工辛苦,星期日想休息,是我們溝通不足。藍屋的社區營造搞了十多年,我們沒有組織經驗、沒有經費資助,真的很難做。」租約完結前,Rex拿出帳簿找業主,坦誠道出「蝕到損手爛腳」,希望求情減租,但真心只換來業主一句:「我想加租喎。」談判一個月,業主讓步維持月租五萬元,卻已教幾個年輕人吃不消,商討過後只好「光榮結業」,另付十萬元清拆昔日豪裝。

深水埗從前是香港的批發集散地,各地的買家都會來辦貨,街上開滿絲帶廠、皮革行、布行與鈕扣工場。(何潔泓攝)
結業當日,Joey反省經驗說:「不能為自己找借口,沒有盡100%努力,自然得不到100%回報。」遷出後,他們將再次出發,繼續從事本地設計。(何潔泓攝)

「大南街的文創店不是富二代的遊戲,來這裏創業的人,都是努力奮鬥的。舊區重建四起,大南街的老招牌通通被拆掉。如果不加點value落這區,深水埗只會消失得更快。」說到這裏,Rex一臉抱歉:「不過我們也有責任,除了不夠資源與時間,在社區層面也做得不夠多、不夠好。」

我們旅遊時尋找所謂的隱世小店,其背後不過是源自我們追求off the beaten track或一種真實性(authenticity)的慾望。(潘思穎攝)

曾經輝煌的買辦集散地
上世紀50年代,中國商家為逃避國共內戰,不少人帶同資金與技術南下來港設廠。不過十年光景,香港已成為東南亞輕工業的出口中心,當時深水埗地價平、人口多,一個個大工場和家庭式山寨廠遍地開花,而開得最燦爛的,當要數膠花。有了穩定客源及需求,基隆街、北河街、大南街和汝州街「一橫三縱」自然開設了不少皮革、布料、珠仔、絲帶與縫紉的批發檔。1980年代,廠房逐步轉型為外國品牌代工生產,鐘錶、成衣、玩具和塑膠品等產品。當中尤以製衣業最「巴閉」,佔香港出口貨值總額三成以上,是當時香港出口額最大的產業。不過,隨着製造業式微,深水埗現時成為了香港最貧困區域之一,區內老字號紛紛結業、搬到樓上舖或改為小型批發及零售商。大南街北端由西九龍中心,延伸至南端的旺角太子道西,昔日中段本應為採購買辦的集散地,但如今人流稀疏,繁華已過。惟大南街至今未有大型重建項目,1960、70年代的浮光掠影,至少還有唐樓外壁讓人記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