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述觀塘】藝團招募義工「習藝」 收集觀塘人的故事

撰文:鄭秋嬋
出版:更新:

這是濕漉漉的星期天,春天又來了。十餘個80多歲的婆仔矯健地走到油塘區街坊福利會,期待著一場名為《由6.5到56》的劇目。她們說:「隔離社區會堂做大戲,有人唱歌呀。我們都拎晒飛呀。不過大戲成日有得睇,你哋呢啲未睇過呀嘛,咪過來囉。」
《由6.5到56》講述一個自小移民海外的老人家想回到薄扶林村尋找兒時記憶的故事,是赫墾坊劇團的i-theatre節目。節目生動「盞鬼」,長者們也看得開心投入,遇上刺激的情節還禁不住驚呼。藝團說這場表演要同街坊交換故事,以港島薄扶林村的真人真事換阿婆的觀塘生活史。原來他們接下來有一整年的《藝述觀塘》計劃,會招義工、搞藝術工作坊、要收集觀塘人的觀塘事。

赫墾坊劇團策劃的《藝述觀塘》為期一年,未來會在觀塘區舉辦不同的藝術活動。(黃寶瑩攝)

藝述觀塘 - 義工訓練 收集街坊故事

《藝述觀塘》由赫墾坊劇團策劃,是一個為期一年的社區藝術計劃。活動包括「藝述義工開展訓練」、「藝裝小販市場」、「皆芳劇場」和「燈綠觀塘」。第一階段的「藝述義工開展訓練」3月開始,現正招募活動義工。

「藝述義工開展訓練」有四天獨立訓練活動,主題包括影像、文字、立體書及戲劇,會有不同講者及藝術家向義工講解觀塘及城市的變化,以及分享不同藝術形式的創作經驗。赫墾坊藝術總監吳家禧說:「活動中間部分會去做實踐,可能是訪問、影相。實踐回來的內容,負責指導的藝術家也會給予回應。」

至於其他活動「藝裝小販市場」、「皆芳劇場」和「燈綠觀塘」會陸續展開,分別以詠物、故事劇場和燈飾裝置等方式回應小販、生活故事、以及情感地標等主題。

藝裝小販市場:以小販攤檔售賣的物件及發展檢視不同時代的生活習慣以及城市變化;
皆芳劇場:整合從街坊收集的故事,創作劇本作i-Theatre劇場演出;
燈綠觀塘:邀請街坊談情感地標,然後投選其中八個代表性的地方,再創作成燈飾裝置作展覽。

帶著藝術走進社區,赫墾坊項目經理黃樂欣說:「赫墾坊劇團近年專注發展藝術教育,希望培養學生以至大眾的表達自信,讓人們透過藝術找回生活的感知。所以在策劃活動時,會傾向保持播種者的角色,去推廣不同的藝術表達形式。想能令更多人投入參與的同時,亦令藝術可以有機地在社區內延續。」

觀塘是一很豐富的地方

劇團的i-theatre節目不單純是戲劇表演,還結合了i-pad繪畫、現場聲效等創作元素,是多媒體劇場。表演生動,觀賞節目的長者如臨現場,也經歷了一次別人的生活經驗。活動本來想收集長者們的觀塘故事,不過當天的婆婆不少是牛頭角下邨的老街坊,十多年前因重建搬到油塘,老來生活簡樸,對觀塘沒有太深刻的印象。赫墾坊項目經理黃樂欣說:「(收集觀塘生活故事的對象)未必是老人家,也可能是年輕人、中年人。所以要不斷去嘗試(接觸不同群體)。」

+4

而對於選址觀塘,總監吳家禧則說:「觀塘區其實是香港第一個重工業區,亦是一個舊區,有很多變化。提起觀塘,身邊不少人都會覺得與這個地方有聯繫。可能是做過暑期工、探朋友、以前在區內做過乜;幾容易有親切感。親切感可能來自混亂、很多食物、變化。而香港的發展離不開觀塘,因為以前是舊工廠區,如今一些尖端的企業以前是在觀塘發跡的,所以光譜很闊。引發人去認識的地方來講,觀塘是一很豐富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