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18區建築師,一人有一個社區故事

撰文:呂嘉麗
出版:更新:

建築默默地塑造我們我生活形態,但升斗市民似乎從來無權參與設計過程。莫說西九故官由誰「欽點」,即使本應由18個區議會由下而上決定的1億元重點地區項目,也出了諸如深井燒鵝雕塑等光怪陸離的項目。有建築師辦展覽,不講什麼偉大建築設計,而是以18個在香港18區成長的建築師角度,講自己區的故事,也邀請大家一起講,希望共構香港建築風格。

左起:陳樹仁、李潤安、蕭健偉(呂嘉麗攝)

燒鵝雕塑、音樂噴泉代表自己區嗎?

如要為你的社區,以幾個Instagram帖子、幾張照片,幾個「hashtag」說一個故事,你會說什麼?「十八 / 建築 / 三部曲:首部曲 – 18則事」展覽廳看上去,三面牆就像佈滿IG 的照片加hashtag。

「18則事」展覽由本地建築設計及研究工作室Aaam Architects策展。特首在施政報告中公布,為每區區議會各撥款一億元發展重點項目,一些區的「作品」卻惹來非議,包括大埔林村「天安門」廣場、荃灣燒鵝雕像,Aaam Architects設計總監蕭健偉解釋,幾位建築師當時思索:「這些雕塑、建設,是否真的反映我們的文化?是否真的提供到每區居民需要日常的資源?」

他們想到,18區其實是一個觀察香港文化的框架:「城市其實就是人和事,在一些地方發生。建築就是這些事的場景,累積出來就是我們的文化。」於是他們邀請了18位在不同區成長的建築師,為自己區說故事。

如果建築只是一個舞台,18區又各有怎樣的劇情,每天進展或重覆着?

李潤安作品,以大河道為題。(Aaam Architects提供)

荃灣的故事:當大河和海愈來愈遠

建築師李潤安(Liam)在荃灣長大,雖然後來搬走,卻仍自覺是半個荃灣人。他的四張照片,以「大河道」為主題,將大河道擬人化,寫荃灣的變遷。讀者一看,就會發現荃灣一個被遺忘的歷史:大河道曾經是一條河,只是因為發展而被填平了。其他照片續說,大河道上,後來蓋上了行人天橋;荃灣海旁不斷填海,舊區離海愈來愈遠。近年荃灣西多個新樓盤落成,從市中心望過去,人與海之間,隔着屏風似的幾排萬丈高樓。

AaaM建築師陳樹仁以修錶師傅為中心人物,寫黃大仙一區的「生老病死」:黃大仙廟、鑽石山墳場、志蓮淨苑。「我以前回家每天都會經過黃大仙廟,路過墳場。這是有生有死的一區,好像在人生迷茫時,它會提供到一些答案。所以我就講一個在這區成長的人的故事,他有求簽習慣,相信命運。」這裡先不劇透,請各位自行行展覽找出故事結果。

陳樹仁作品,寫黃大仙的生死想像。(Aaam Architects提供)

建築師在自己區的每日奇想

香港不少建築師已將業務擴展至內地甚至東南亞,於平日自己生活工作的社區,卻未必有機會發揮。不過,他們也不時忽發奇想,Liam就想過:「為何公園不可多點功能? 例如建些小食亭、咖啡店、 甚至小型圖書館,那會好好多。現在則比較單調。」他以前又想過:「荃灣碼頭可否不拆?以前荃灣可搭船去中環,半個鐘左右,好舒服。」

樹仁也說,其實荃灣建天橋時,曾提供很多契機,比如綠化空間:「像紐約High Line一樣,橋上佈滿植物,也有圓形劇場,可以嗎?」

這個展覽只是三部曲的首部曲。他們希望三部曲將會長達一年,第一部曲以貼地、個人的角度講故事,希望引起共鳴,同時希望收集、累積公眾的故事;第二部曲將整理並呈現公眾的故事;第三部曲則由建築或設計師做創作性的構思,希望探討何謂真正屬於香港的建築類型。

【十八 / 建築 / 三部曲 : 首部曲 – 18則事】

地點:中環PMQ Block A S507
展期:即日至5月30日
開放時間:每日早上10:00 – 晚上 8:00
主辦及策展單位:AaaM Architects
共同策展:Fai Hung ( Mindsarch Group)、Yannis Chan、KK Wong、Samuel W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