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水貴 港人為水掙扎的日子

撰文:香港01記者
出版:更新:

撰文:陳彥諭
炎炎夏日,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到浴室洗個冷水浴,然後喝一口冰水降溫。今天我們毫不費力地取水用水,過去的香港人卻要為此煩惱。

香港島的薄扶林水塘是香港第一個水塘。(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交水費後無水用的華人

香港開埠初期,食水供應主要是依靠河流溪澗等原始水源,其後人口膨脹,食水供應非常緊張,甚至沒法穩定地供應。有見及此,政府於1861年興建薄扶林水塘,其後於1871年擴建,亦即是今天的薄扶林水塘建築群。

另外,殖民地政府為防痢疾等傳染病散播,嚴格禁止華人在山間河流等直接取水使用,水資源直接由政府管轄,市民必須向政府繳交水餉後,才能用水。所以原則上,華人只要繳交「水餉」,就可以打開水喉,任意用水。

水塘建成,又繳付了稅項,華人理應不用再為食水擔心,但根據1871年《中外新聞七日報》的報導,其時天氣乾旱,華人住處的水喉卻是「滴水俱無」,反觀洋人居住的區域,食水供應源源不絕。

政府一方面不許華人直接從河流取水,華人交水餉以後又不供應食水,收錢不辦事和漠視華人生活的態度讓華人非常不滿。

早期香港供水甚不穩定,經常制水,居民需排隊取水(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日治時期的淡水供應

日治時期香港的淒慘狀況想來也不用筆者多贅述,但在水費的問題上,日本卻為香港做了一點貢獻。戰前香港各地的水費各有不同,日本軍政府在佔領香港後便全市劃一收費,每 1,000 加侖價格為軍票 40 錢,其後價格不斷上漲,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香港水供應緊張,軍政府希望以調高水費的方式逼使市民減少用水。

制水悲歌

二戰後,香港成為大陸難民的聚居地,加上戰後嬰兒潮,人口再度急劇膨脹,食水嚴重不足,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制水相信是不少港人的回憶,「歌神」許冠傑的制水歌唱得街知巷聞,歌詞內容正正反映當時港人對制水的無奈。

「又制水 夜街你都無謂去/又制水 拍拖都冇話離味/又制水 妹佢怕我週身一陣除。/成晚要乾煎真正悲」
許冠傑《制水歌》

制水一兩天或許尚可忍受,但當時香港人被制水已是家常便飯。萬一遲了回家,就沒水洗澡,唯有待明天早上輪候取水,想到這,連明天與女朋友的約會也變得索然無味,更怕女友說自己身上有異味。這不是笑話,而是當時港人生活的真實寫照。

當時公共屋邨高層住戶因水壓微弱,要待下層居民關掉水喉後才能用水,所以他們時不時也會把頭伸出窗戶,喊一句:「樓下閂水喉!」,今天看起來自是有趣,但當日也釀成不少社會問題,有市民因為閂水喉而與鄰舍爭執,甚至釀成武力糾紛。

引入東江水

有見制水為社會和市民帶來極大困擾和不便,政府決定雙管齊下,在本地加建萬宜水庫和船灣淡水湖儲水,同時在1960年代開始,向廣東購買東江水,此後逐步增加,保障淡水穩定供應。香港亦曾在1975年興建海水化淡廠,但因成本過高而擱置。隨著東江水的引入和香港工廠北移,供水問題在八十年代初大致解決,市民也總算擺脫了無水可用的困境。

現時香港有八成用水都是來自東江,自2006年,香港和廣東達成協議,採用「統包總額」形式,共同協商當年的供水限額和費用,即無論港方可以任意取用限額內的食水。但無論用了多少,都必須支付接近50億水費。有賴於此制度,2011年香港降雨量只有往年的六成,但供水依然充足。

即便如此,香港現時買水的價格卻比其他向廣東買水的城市要高,而且年年加價,被不少人批評不公。東江水近年亦被嚴重污染,讓港人感到憂慮,檢討東江水供應協議的聲音不絕於耳,值得關注。

東江水佔香港供水八成,為香港的供水的「命脈」(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