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師涉處方類固醇藥膏 半歲男童現白印 病情反彈現紅斑脫皮

撰文:陳籽穎
出版:更新:

註冊中醫師彭惠明涉處方含類固醇的藥膏,兩名6個月大的男嬰使用由處方的藥膏後,出現皮膚變白問題;當停藥後病情反彈惡化,皮膚紅斑復發,並有痕癢及脫皮現象。衞生署調查揭發藥膏含第一部毒藥「丙酸氯倍他索」,即強力類固醇,以及治療皮膚受真菌感染的藥物「咪康唑」。兩名男嬰的家長今日(25日)公開批評該中醫師誤導,因為醫師曾強調絕不含類固醇成分。立法會議員尹兆堅認為該中醫師涉及專業失當。
衛生署接獲259宗查詢,當中117人報稱使用上述中醫處方藥膏治療濕疹後,出現懷疑副作用,已聯同醫管局加強監測懷疑個案。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尹兆堅聯同受影響的家長召開記者會,要求衛生署繼續調查事件。(鍾偉德攝)

鄧太透露,其六個月大的兒子一直受濕疹問題困擾,她從朋友介紹得知彭醫師能完全根治濕疹,而且中藥不含類固醇,於是便攜同兒子向彭求診。彭在沒有把脈及沒有紀錄其兒子的詳細資料,目測推斷其兒子「血熱」,並立即處方了兩盒深啡色的藥膏及藥水,表示每兩個鐘便可以將藥膏塗抹在任何部位的皮膚上,又堅稱藥物由自己調配,絕不含類固醇。鄧太擔心藥膏對小朋友的負荷過大,因此只在早、晚為其兒子塗在患處,首次診金約1000元。

鄧太指中醫師曾稱中藥不含類固醇,惟六個月大的兒子用藥後皮膚變白。(鍾偉德攝)

嬰兒皮膚現白印 醫師前言不對後言

她坦言兒子在用藥3至4日後便前所未見地好轉,患處的紅斑大幅減少,皮膚滲水的症狀亦停止,然而大腿患處的皮膚卻開始變白,直至6月初仍未有回復原狀。她自行上網搜尋,發現皮膚變白有可能是使用類固醇的後遺症,於是立即到診所要求彭醫師寫出其處方的成分,而對方只寫出了一些中藥的名稱,並建議她停用藥水。她於6月16日致電衞生署報告此事,並提交藥膏及藥水供衞生署化驗,最後發現藥膏含強力類固醇,甚至是嬰兒可用份量的600倍。彭醫師事後卻對衞生署宣稱藥膏購自內地,自己對類固醇一事並不知情。

衞生署早前接獲投訴,指有註冊中醫師向男嬰處方強力類固醇,致男嬰的皮膚變白。(鍾偉德攝)

多人受影響 診所拒退款

黃太的6個月大兒子也中招,得悉新聞報道後立即為兒子停藥,惟病情已開始反彈,現時兒子臉部的紅斑開始復發,有痕癢及脫皮的症狀。鄧太則認為,其兒子眼周及頸部的脫皮情況比以往更嚴重。

鄧太事後帶同其兒子向西醫求診及檢查,幸好他用藥不久,因此情況未算嚴重。現時已組成一個約70人的苦主群組,當中最嚴重的小朋友用藥超過一年,現時全身出現紅斑及嚴重脫皮,該名家長暫時不敢帶其小朋友上學。另有用藥超過一年的小朋友已被確定發育遲緩,亦有人需要接受驗眼及驗血測試以檢查有否副作用,有家長對此非常自責。

此外,黃太於昨日(24日)曾到診所要求全數退款,但職員只張貼告示,指受影響人士必須帶同藥膏才會獲退款,至於用完藥膏的人則不獲退款,而藥水、處方藥物等亦不會退款。她又表示,該診所要求受影響人士必須於周一(6月26日)前退款,否則不會受理,但診所一改常態,今日並無如常營業,一眾苦主投訴無門。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尹兆堅將去信要求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展開紀律聆訊。(鍾偉德攝)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尹兆堅認為,彭醫師涉嫌專業失當,將會向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投訴,要求委員會展開紀律聆訊,現時已聯絡律師了解苦主情況,有需要時會採取民事訴訟追討賠償。他又批評衞生署是次的調查不夠完整,未有聯絡所有受影響人士錄取口供。他又表示,若證實彭醫師的藥物購自內地,期望海關能介入調查。

衛生署回覆指,現時正繼續調查是次個案,至今已接獲259宗查詢,其中117人報稱使用上述中醫處方藥膏治療濕疹後,出現懷疑副作用,現已聯同醫院管理局加強監測懷疑個案。

衛生署又表示,已將個案轉介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考慮作紀律處分,待調查完成後,則會就檢控事宜徵詢律政司的意見。根據《藥劑業及毒藥條例》(第138章),非法售賣或管有第一部毒藥均屬刑事罪行,一經定罪,最高罰則分別為罰款100,000元及監禁兩年。

海關則表示,正了解今次事件,如有需要會作出適當跟進。根據《進出口條例》,如非法把任何禁運或受管制物品帶進或帶離香港,即可遭檢控,有關物品會被檢取及充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