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安局測試四款防暑用品 冰涼背心對工友消暑表現最佳

撰文:容嘉儀
出版:更新:

本港氣溫持續上升,臨近夏日對工友帶來挑戰。職業安全健康局聯同香港理工大學康復治療科學系今日(10日)發布「防暑清涼用品有效性研究」,結果顯示,在模擬高溫工作環境下工作,冰涼背心對工友的呼吸頻率、心率以及皮膚溫度表現較好,最有效減輕酷熱感覺。

+11

職安局及理大發布「防暑清涼用品有效性研究」,研究由去年8月開始,分為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是向106位從事戶外或處於酷熱工作環境的工友收集有關使用清涼用品意見調查,調查得出在四款清涼用品,分別是冰涼頸巾、PCM冰環、吸水冰領以及冰涼背心。

測試者會分別穿上四款不同類型的消暑用品,在模擬室內拿起10kg 重物進行測試。(梁鵬威攝)

工友指吸水冰領表現欠佳

調查發現,除了吸水冰領,其他清涼用品均在便攜度以及消暑效果上表現不錯,以10分為滿分,這三款清涼用品均獲得6分以上滿意度,由於吸水冰領表現欠佳,於第二階段測試,由便攜風扇代替。

第二階段,實驗邀請了30位,年齡大約19至35歲的測試者,穿上生理監測背心,記錄測試者呼吸頻率、心率以及皮膚溫度,在一個模擬香港暑熱天氣的氣候室進行測試。

測試者會分別穿上四款不同類型的消暑用品,在模擬室內拿起10kg 重物,來回走10米距離,直至運動強度達「吃力」水平或持續30分鐘,於不同時段重覆實驗內容5次。

結果顯示,使用冰涼背心的測試者,無論在測試者主觀感受辛苦程度,以及生理表現上均表現最好,表現最差是PCM冰環。

使用前將背心放置於雪櫃內冷藏2至3小時,使凝膠吸冷,涼感可以持續2至3小時;而風扇充電3-4小時則可以使用6-8小時。(梁鵬威攝)

冰涼背心由凝膠及風扇組合而成 需冷藏2至3小時

香港理工大學康復治療科學系研究助理教授張國權表示:「研究的數據反映三款清涼用品:冰涼背心、冰涼頸巾和便攜風扇,都有助工友在酷熱環境下工作時『無咁辛苦同嗍氣』,減少中暑風險。」

冰涼背心主要由兩部小風扇以及凝膠組成,使用前將背心放置於雪櫃內冷藏2至3小時,使凝膠吸冷,涼感可以持續2至3小時;而風扇充電3至4小時則可以使用6-8小時。

職安局總幹事游雯指,當局與勞工處於今年的「防中暑用品資助計劃」除涵蓋冰涼頸巾、太陽能座地風扇,亦會資助較高中暑風險的中小企及工會購買冰涼背心,「小小投資便可有助工友在暑熱天氣下防中暑,保障健康以及提升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