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推夜間商用車專用泊位 惟私家車「霸晒」 計劃形同虛設 

撰文:甄挺良
出版:更新:

有位你泊唔泊?警方昨日(10日)起展開無限期打擊違泊行動,但本港泊車位嚴重不足,私家車、商用車在道路上互相「爭位」停泊,加上警方執法不力,導致惡性循環。
運輸署早前公布,已在2016年推出「夜間路旁商用車輛泊車位」計劃,現已在全港各區劃出82個夜間供商用車專用的泊車位,以增加供應。不過,記者早前於晚間時份前往多區視察發現,即使政府已經豎立拍位指示牌,但私家車卻完全無視,繼續佔用已經劃出的車位,又未見警方執法,計劃形同虛設。

私家車霸佔商用車泊位。(鄭子峰攝)

政府收地發展 商用車位比例不足

本港泊位不足問題毋庸置疑,政府亦承認問題有惡化趨勢,不論是商用車或私家車車位都有必要增加。當中,政府早前明言要着力增加商用車車位,因近年不少短期租約停車場、新界棕地被政府收回發展,泊位不足問題日益嚴重,所以要推出多項措施,解決問題。過去10年「車輛數目/車位」比例,商用車一直比私家車低,傳統工業區,如觀塘、屯門、元朗等,整個區域貨櫃車泊位不足200個,可謂捉襟見肘。

按「夜間路旁商用車輛泊車位」計劃,每晚8時後至翌日早上7時,指定位置只供商用車停泊,預計可合共為本港提供318個夜間車位。截至今年2月,已經有82個,分別位於深水埗、觀塘、東區、屯門及元朗區的車位開放給用家使用,另外有57個車位則正在進行相關工程,即據政府的說法,短期內可增加139個夜間商用車車位供應。

現場觀察:私家車幾乎全佔

不過,記者視察後發現,計劃中車位數目最多的屯門區,幾乎所有由政府增設的路旁「新泊位」都被私家車佔用。現場觀察,泊位旁邊豎立相關泊位指示牌,標明泊位只供商用車使用,地上就沒有特別劃線提醒駕駛者。位於建發街、洪祥路等的私家車車陣晚上8時前已經形成,之後一直停泊,亦未見駕駛者前來取車。至於建群街外的車位,就有人放置「雪糕筒」阻路,貨車無從停泊。

雖然屯門警署就在咫尺之外,但一直沒有交通警前來執法。事實上,該區附近的山景商場停車場設有過夜泊車,共有337個泊位,平日每24小時最高收70元,周末80元。但如駕駛者可免費在附近街道泊過夜,自然不會選用。

屯門建發街夜間商用車位出現私家車車龍,商用車根本不能使用。(鄭子峰攝)

東區的情況亦不遑多讓,泊車位正正位於「食街」筲箕灣東大街旁邊,不少人駕車前來並停泊,之後入內進餐。計劃中,東喜道原本可提供17個商用車位;但據當晚觀察,現場約有10輛私家車、的士、輕型貨車已泊在該些商用泊位,只有一輛貨車「成功達陣」。其中一輛私家車車主及友人,在東大街用膳後回來取車離開,但不到5分鐘,已有另一輛私家車「填補」了該位置。

警方回應查詢時表示,警方一直關注車輛違例停泊的情況,不時派員於各區執法,以確保道路暢通,及途人和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安全。 今年1月至4月,在警方在屯門、東區分別發出2.3萬及3.5萬張定額罰款通知書。

根據香港法例,駕駛者在泊車處泊車任何人不得在違反《道路交通(泊車)規例》,並在豎立或放置在泊車處的交通標誌或道路標記的情況下,在該泊車處停泊汽車。違者可被定額罰款320元。 

+1

業界:計劃只是「造個數」 議員:欠執法

陸路交通運輸業大聯盟召集人蔣志偉指,本港商用車泊位不足,政府必須要正視。對於夜間泊位計劃,他認為「有好過無」,但直言不少司機已逼不得已在工廠區路旁停泊過夜,質疑計劃只是「造個數」,證明政府「有做嘢」。他認為長遠而言要增加停車場,或開放更多天橋底空間,讓貨車在晚上使用。

一直關注泊位問題的立法會議員,亦批評計劃未能解決實際需要。早前曾到觀塘區視察的公民黨九龍東議員譚文豪表示,私家車、雜物佔用路面情況普遍,夜間泊位計劃「只是理想化的政策」、「根本為做而做」,商用車司機難以受惠。他續指,政府並無積極推廣計劃,現場亦只有一個簡單泊位指示牌,「可能有私家車泊咗都唔知」。他認為警方要加強執法,增加阻嚇力,才能讓商用車司機受惠。

交通事務委員會主席、新界西議員陳恒鑌就指,政府解決泊位不足的方案效用低,難以令人滿意,「只是當塞住人把口」,漠視司機慘況。他促請新一屆政府繼續增加泊位供應,「例如商場的上落客貨車位,可開放部分部分讓司機過夜停泊,實際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