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收廢紙】一文看清廢紙圍城來龍去脈

撰文:張雅婷
出版:更新:

繼國務院辦公廳今年7月發佈《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拒收高污染固體廢物,如廢塑料、未經分類廢紙、廢紡織原料、釩渣等24類固體廢物(即行內俗稱「廿四味」),內地隨即宣布於今年底起,禁止進口廢塑料、未經分揀廢紙等24類固體廢物。政策未行,本港回收界已叫苦連天,部份廢紙出口商昨日(15日)起更停收廢紙,紙皮廢紙被人當街棄掉。《香港01》嘗試解答以下數個問題,讓大家更容易了解這次回收風波的來龍去脈。

環保廢料再造業總會宣佈於昨日(15日)起停收廢紙。(資料圖片 / 吳鍾坤攝)

1)「廿四味」涵蓋哪些廢物?哪些對本港影響最大?

受規管的回收物分為廢塑料、未經分揀廢紙、廢紡織原料、釩渣等4類共24種固體廢物。其中廢紙再分成紙皮、報紙、辦公室用紙3類,廢膠就要變成膠粒後才准許進口內地。至於其他2類回收物對香港的影響較輕微,這是由於本港多以重用方式處理紡織原料;至於釩渣是煉鋼產生的廢料,幾乎不會在港出現。

內地明年收緊進口回收物料標準,其中廢膠要轉化為有用的原材料才可進口。(資料圖片/潘安奇攝)

2)內地為何突然收緊回收物進口標準?

事實上,內地早於2013年推出「綠籬行動」,限制洋垃圾進口。當時廢塑料需經過清洗、破碎等程序才能進口。環境局長黃錦星早前解畫,指內地改變回收政策主要是期望提升回收物料質素。綠色地球環境倡議總監朱漢強就指,收緊回收物標準早應推行,因為沒有一個國家想垃圾進口到境內。

3)內地收緊回收物進口標準對香港有何影響?

內地是本港最大廢紙出口市場,環保署數字顯示,2015年本港85.7萬公噸廢紙出口到內地,佔整體95.6%。內地環保部門7月通報「打擊進口廢物加工利用行業環境違法行為專項行動情況」,逾六成廠房的廢紙不達標,內地亦進一步收緊廢紙進口質量,拒發今年第四季廢紙進口批文。

環保廢料再造業總會會長劉耀成就指,本港大部份廢紙出口商都未能獲得內地廢紙進口批文,令廢紙囤積在碼頭,未能出口。回收商停收廢紙,前綫拾荒者最受影響,紙皮回收價跌至每公斤3毫,有地區的回收店甚至拒收廢紙。

一眾廢紙回收商將停止回收一星期,綠惜地球總幹事劉祉鋒(右三)呼籲市民有責任減少用紙,解決廢紙堆積的問題。(資料圖片/張雅婷攝)

4)回收商停收廢紙,市民、學校、商業機構等可如何處理廢紙?

環保團體綠惜地球呼籲市民減少用紙,若處所物管暫停收紙,可送到食環署轄下的三色回收桶;屋苑、辦公室、學校、工商廈等機構若遇上回收商暫停收紙,亦應盡量暫存廢紙,減輕回收商的倉存壓力。

環保署就指,市民如有需要,可將已分類的乾淨廢紙,送往4個「綠在區區」及18個社區回收中心。環保署亦撥出環保園3公頃土地供業界暫存廢紙。

另外,食環署會按需要加強街道清潔,及回收物料收集服務,在大型垃圾站外的回收箱旁加設回收桶,共38個。並安排承辦商加強廢紙的收集及回收服務,以處理體積較大、數量較多、已分類及乾淨的廢紙。職員會將街上收集得的廢紙暫存於垃圾站内,並運往屯門環保園暫存。

5)本港廢紙和塑膠的回收率如何?

本港廢紙和塑膠的回收率近年呈下跌趨勢,廢紙回收率從2012年的63%持續下降至2015年的52%。環保署發表的《香港固體廢物監察報告2015》指出近年紙類回收物料的市場需求持續疲軟,反映進口紙類回收物料國家的相關經濟活動,不論規模及水平均有所下降。塑膠的情況更是嚴峻,回收率僅有11%。環保署認為,塑膠回收率下降的原因包括內地製造業對塑膠原材料的需求仍然疲軟、內地嚴格管制塑膠回收物料的進口質量、以及原油價格持續疲弱拖累塑膠回收物料的貨值。

每天本地廢紙出口量高達2,500噸,當內地限廢措施逐步生效時,我們的垃圾何去何從? (資料圖片/李澤彤攝)

6)回收基金幫到業界?

政府已向業界推出2,000萬元的回收基金簡便版「標準項目」,資助業界購置造膠粒機、塑料分揀機及烘乾機等,提升處理及轉化能力。但上述機器只針對塑膠,暫未有新措拖針對廢紙。另外,回收基金以一對一配對模式資助業界,但回收場需符合指定土地利用、回收量亦要達一定標準,上述限制均令業界卻步。

7)廢紙由本地處理是否可行?

本港兩大造紙廠宏安造紙廠及捷眾紙廠先後於90年代倒閉,香港廢塑料協會副會長黃穎灝指出,復建造紙廠除了需要解決土地問題,還有一系列障礙要克服,包括需要使用淡水及燒炭作燃料。以本港目前條件而言,將廢紙出口較為適合。

9月4日至14日廢紙價變化。(資料來源:新福事工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