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圖】單車節遇整路 賽道彎多路窄頻炒車 選手:應提醒減速

撰文:李慧妍
出版:更新:

第三屆香港單車節今晨(8日)舉行,首場「50公里組」於5時半開始,2,600名車手分批出發「破風」。不過,有參加者剛起步即發生碰撞「炒車」,亦有選手指沿途的轉彎位較窄及指示不清,加上路程中有多處地方在修路,賽道被迫收窄,而工作人員並未提醒適時減速,導致「炒車」頻頻發生,不少位置亦因路窄車多造成擠迫需要慢駛。

(鄭子峰攝)
新地執行董事郭基煇指,踩至尖山隧道時感到較「吃力」。(鄭子峰攝)

由旅發局主辦的香港單車節,最受歡迎的「50公里組」於今晨5時半開始,首名車手於6時54分衝線,賽事於8時結束。新地執行董事郭基煇賽後指,有幸邀請世界職業車隊ORICA-SCOTT的車手Mathew Hayman,並跟隨他們「破風」感到開心。他表示,沿途路牌指示清晰,慶幸未有「炒車」,而經過尖山隧道時較為「吃力」。

參加者:逼到似「沙甸魚」

由於今年「50公里組」增加300名額,至2,600人,大會安排參加者分批出發,相隔時間有所縮短為2至3分鐘。而一眾參加者起步時均慢速行駛。首次參加的林先生形容出發時人太多,擠迫程度猶如「沙甸魚」,「前邊嘅人踩得慢,後邊嘅人想快都快唔到。」他建議大會在回程的轉彎位置,除提示前方有彎位,亦提早指示參加者減速,避免車手仍全速踩車,「咁樣好易炒出彎道,或越過雪糕筒,提醒減速可以減少危險。」不過,他認為賽事過程順利,未見有人途中自拍,更笑指:「50公里再延長啲就好了,踩得更開心。」

(鄭子峰攝)
+11
來自台灣的魏小姐指,過往來港均是坐車經過青馬大橋,對首次踩上該橋感到開心。(李慧妍攝)

同行的羅先生表示,經過青馬大橋及返回終點時的轉彎位置,目擊有參加者疑速度過快、轉彎太急「炒車」,幸未有受傷繼續賽事。他續說,經大會多番提示禁止停車自拍,該情況有所改善,但踩至昂船洲大橋時,「見到有人邊踩邊自拍。」對於清晨5時半起步,他笑說:「如果遲啲啲出發就好啦,噚晚基本上冇訓過覺。」

來自台灣的魏小姐首度參加本港單車節,完成賽事後大汗淋灕說:「今天天氣很好,我以為會很熱,但全程很舒服。」她興奮能踩上青馬大橋,欣賞到宜人景色。不過,她指經回程至尖沙嘴時,有路段維修,賽道突然收窄,「跟車太密就很容易摔倒,我見到有3人撞到躺在地上。

(鄭子峰攝)

第三度參加單車節的陳先生則指,油麻地附近有道路維修,賽道由雙線突收窄為單線,但未有指示牌提醒,「搞到有好多人逼住嗮要慢慢行。」他續指,有雪糕筒被移入賽道線內,「青馬大橋轉彎位,見到有人部車卡係雪糕筒之間。」

大會在沿途設多個檢查站,參加者未能在指定時間內抵達,會被要求掉頭或登上收容車。參加者雪瑩就不幸在貿易廣場附近被「DQ」,她無奈說:「見到有人舉旗拉線,以為到終點,點知係超時被掃上車,其實我仲有力踩。」

洪忠興表示,50公里組別有約96%參加者完成賽事。(鄭子峰攝)

旅發局節目及旅遊產品拓展總經理洪忠興表示,今早兩項賽事共有17人受輕傷,已送院治療。而「50公里組」有2,600人參與,參加者完成率達96%,另有109人未能完成。而參加「30公里組」的1,500人,逾93%參加者完成賽事,112人未能完成。對比去年「30公里組」有過半參加者要折返或登上「收容車」送回終點,洪認為今年情況有進步,「大會加強宣傳,事前與車手溝通,要足夠休息及加強訓練。而賽道有改善,增加指示牌及警告標示。」

對於有車手指沿途路面碎石多,及轉彎位賽道收窄,洪忠興表示,會檢視有關情況,下年加強留意,如改善路面清潔時間及指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