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2017】交通津貼 誰是幕後大贏家、誰是輸家?

撰文:甄挺良 潘嘉寶 潘希橋 黃雅盈
出版:更新:

施政報告提出透過20億港元公帑補貼市民車費,凡每月公共交通開支超過400港元的市民,其400港元以外的交通費,可獲25%的補貼,補貼額以每月300港元為上限,以減輕經濟負擔。今次市民可以直接受惠,相信爭議自然較少。不過政府這個舉措的最大「贏家」,相信仍然是本港最大交通營運商——港鐵。至於輸家,莫過於不在計劃內的紅VAN(紅色小巴)和俗稱邨巴的居民巴士。

港鐵是乘客量最高的交通工具,在政府「補貼」之下,預料受惠最多。(吳煒豪攝)

港鐵佔每日乘客最多 按比例獲益最大

今次政府決定補貼市民交通費,各大相關的交通公具營辦商都可直接得益。市民選搭長途車的費用降低,恍如突然獲額外「折扣」,隨時可能令營辦商的乘客量上升。但因港鐵是乘客量最龐大的交通營運商,按比例之下可以「受惠」最多。此計劃與現行勞工處的就業交通津貼不同。

政府早年決定以鐵路為骨幹發展本港交通,港鐵每日乘客數字近年不斷上升。根據運輸署最新數字,每日有逾470萬人次乘搭港鐵,是全港總數的37.99%,冠絕各大交通工具;比5年之前每日多了逾52萬人次選搭,逼爆車廂。排第二的九巴,只佔整體交通乘客人次21.6%,和港鐵相差足足16個百分點。假設在新措施之下,乘客比例維持不變,港鐵所獲得的乘客量升幅將會最大,賺得最多客運盈利。

港鐵持近六成八達通股權

另外,由於計劃透過八達通發放,更多人使用八達通,亦可令它收取的行政費用上升。政府消息人士指,今次計劃涉及八達通,整個項目20億元預算中,有「以百萬計」金額是給予八達通的行政費,包括用以設立特別處理器向市民發放津貼。

翻查八達通的股權比例,同樣是港鐵佔最多,足有57.4%,其次是九鐵,佔22.1%,九巴只有12.4%,新巴城巴所佔股權更少。由此可見,愈多人使用八達通,和港鐵可獲的利益亦直接掛鈎。

日後交通工具加價阻力有望減少?

政府如今決定以此補貼各大主要交通工具,日後遇上加價,來自市民的阻力亦可能相對減少。不過,「羊毛出自羊身上」,其他範疇可獲分配的資源或相對減少,長遠而言對市民是否有利,值得觀望。

有紅VAN業界預料客量會下跌兩成多。(資料圖片)

紅VAN客量料下跌逾兩成

補貼計劃只涵蓋港鐵、專營巴士、專線小巴、渡輪及電車的費用,不受政府規管的紅VAN、屬於非專營巴士的邨巴,以及的士和街渡則「無份」,乘客或紛紛轉搭有補貼的交通公具。經營邨巴的屯門公共巴士同業聯會主席葉崇堅預料客量下跌一成至兩成,批評政府厚此薄彼及不公平,認為邨巴都是合法規管及服務市民,質疑為何不納入計劃:「九巴賺大錢點解仲要補貼!」他稱,聯會正與其他邨巴業界商議向政府爭取納入計劃,包括尋求立法會議員協助。

公共小型巴士總商會主席凌志強直言乘客會轉搭巴士,預計紅VAN客量因而下跌兩成多,要求政府開放更多禁區,讓業界有生存空間。

林村居民搭邨巴每月交通費逾1500元盼能受惠

居於新界林村的沈小姐,在灣仔工作,每天都會乘搭邨巴上班,單程車費34元,來回近70元,每月花在交通的費用超過1500元,她希望津貼計劃亦能涵蓋邨巴,「如果要轉巴士加地鐵,我要花近1小時40分鐘上班。而且巴士站每日都大排長龍,連埋等車,分分鐘要兩小時。」

她指其乘搭的邨巴同樣可用八達通付款,即使要納入計劃,亦不會造成特別麻煩,「希望政府能顧及到我們這些人的需要。」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劉國勳指,有不少地區現時未必有巴士及港鐵接駁,居民需要靠邨巴及紅VAN出入;他提到邨巴其實都受到政府嚴格規管,但卻因為不是以專線形式經營就不能夠納入計劃是不公平。他將會跟居民和業界發起請願行動,促政府回應訴求。

新巴城巴、九巴、龍運、渡輪、電車及港鐵均表示歡迎政府的交通津貼計劃,並會盡量配合當局及早推出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