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棄藥水】食環認弄穿藥水樽流入渠 環保署:若違例將採取行動

撰文:呂凝敏
出版:更新:

石蔭邨垃圾站外的棄置藥水事件擾攘兩周,四部門互相卸責,至前日(9日)晚上,有工人到場將大批藥水就地倒在雨水渠內,昨早(10日)分別有環保署及消防處人員到場抽查渠水及拍照記錄。食環署回覆指,該批被棄置垃圾並非化學廢料,因出現滲漏,容許工人弄穿膠樽讓液體流出,惟液體流入了雨水渠。署方會跟進員工是否違反工作指引。 環保署則表示,關注懷疑有人將該批被棄稀釋水排放至附近雨水渠,正與食環署作出跟進,若有足夠證據證實有違反環保法例,會採取適當行動。

 

 

環保署昨派員到場抽驗渠水。 (資料圖片/鄧栢良攝)

就處理棄置藥水事件,香港01分別向食環署及環保署查詢。食環署回覆指,該批被棄置在垃圾收集站外的物品,經環保署確認並非化學廢料後,交由食環署作一般垃圾處置。食環署經初步調查,知悉有員工因該批物品已出現滲漏及傾側,擬盡快處理,故於前晚與街道潔淨服務承辦商員工到場處理,容許工人弄穿膠樽讓液體流出,減輕重量,以便盡快搬進垃圾收集站內暫存,待昨日再行處置,惟這些液體流入附近的雨水渠內,該署前晚(9日)已調派洗街車到場清洗街道及路邊明渠,並會跟進有關員工是否違反工作指引。至於有關紙皮及膠樽,昨早已與垃圾站內其他廢物一併運往大嶼山廢物轉運站處理。

涉事液體屬高度稀釋水溶液

環保署則回覆指,十分關注有報道指懷疑有人將被棄置葵涌石蔭邨垃圾站的稀釋水排放至附近雨水渠事件,正向食環署跟進。該署指,有關稀釋水劑的主要成分是水分、氯化鈉、無水硫酸鈉、緩沖劑、抗真菌和抗細菌劑。氯化鈉為海水主要的鹽分,無水硫酸鈉和緩沖劑主要用作調節滲透壓及酸鹼度,抗真菌和抗細菌劑用於抑制真菌及細菌的生長。事件涉及的稀釋水劑並非化學廢物,而是高度稀釋水溶液,實質成分含量相對較低,經雨水渠流入藍巴勒海峽會被水流迅速大量稀釋。

該署亦指正就此事跟進調查,昨早派員到場蒐證,並抽取水樣本化驗,若有足夠證據證實有違反環保法例的情況,該署會按法例採取適當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