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津貼.拆局】補貼若要涵蓋邨巴紅Van 票價不能「無王管」

撰文:甄挺良
出版:更新:

政府在施政報告推出交通津貼,派糖措施恆常化,結果卻非皆大歡喜。由於邨巴及紅Van並非在補助範圍之內,令業界、受影響市民大為不滿。政府如今決定「再研究」,考慮納入上述兩種交通工具,相信兩者的「票價自主權」會是未來討論的關鍵。

市民以八達通每月乘搭各種交通工具達400元以上,就可享有政府補貼。(資料圖片)

邨巴紅Van每日載客數十萬 不獲津貼顯政府考慮不周

政府在施政報告推出免審查交通補貼,只要乘客使用八達通,每月交通費超過400元,其額外支出即可享有25%補貼,以每月300元為上限。不過,計劃涵蓋範圍並不包括邨巴及紅色小巴,引起業界及部分市民不滿。根據運輸署資料,邨巴及紅色小巴每日分別有約23萬及29萬人次選搭,是不少市民每日出行的交通選擇,特別是個別屋苑,或居於偏遠地區的居民,更是只能透過上述兩種交通工具到市區上班上學。政府卻將兩者「一刀切」地排除在交通津貼計劃外,顯示政府在構思相關補貼時,有考慮不周全的地方,明顯忽略部分市民需要。

事隔兩日,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一改口風,明言會考慮將邨巴及紅色小巴納入計劃,但就未有交代細節。根據政府早前解釋,相關安排是因政府並無監管兩者的車費,所以未有將它們納入到計劃之內。

今次安排,從過往政府決定中,亦有跡可尋。過去政府對補貼未有規管的私營市場,一向有極大保留,擔心先例一開,推出補貼只會引致物價上漲,幫不了市民、肥了既得利益者,例如政府就因不認同進行租金津貼,未有透過關愛基金、或「N無津貼」援助劏房戶的租金開支。

政府憂「海鮮價」影響補貼

現行政策之下,邨巴營運安排一般由營辦商與屋苑、業主組織釐定,部分亦會進行招標,在訂好票價之後,再將資料交給運輸署參考,政府並不會參與定價過程。至於運輸署對紅色小巴的規管,就更加寬鬆,紅色小巴沒有固定的路線和行車時間表,經營者可按市場需求調整服務、路線、班次和收費。而近年每到「大時大節」,或因其他交通工具故障而令紅Van大排長龍時,司機、營辦商往往會大幅提升票價,更被批評為「趁火打劫」。

但今次政府考慮將邨巴及紅色小巴納入補貼計劃,可能是一大契機,讓各方就票價規管達成協議,甚至可考慮要營辦商在調整票價前,先讓政府審批,以避免票價出現大幅波動。要處理邨巴的情況,相對直接,因其票價要和居民進行磋商,一般不會出現「海鮮價」。另外,不少邨巴本身亦已使用八達通收費,硬件上亦較容易納入補貼計劃之中。新界西北村巴大聯盟主席文海迪表示,邨巴票價「非常穩定」,「居民監管其實仲嚴過政府,你收得貴、服務唔得,下次招標一定唔會有份」。

過往有紅van在港鐵故障期間,兩小時內加價超過一倍。(資料圖片/林若勤攝)

紅Van營辦者眾 單頭車主多 監管有難度

至於紅色小巴的情況就相對複雜,除了因不少小巴本身未有設立八達通收費器,其價格變動亦較為波動。汽車交通運輸業總工會公共小巴分會主任陳逢源表示,為了和各大交通工具競爭,市區紅Van突然加價的空間已經不大,「你收咁貴,人哋都唔揀你」,至於營運「半固定郊區」路線,接駁居民出入的紅色小巴更是「和專線小巴差不多,好多都裝埋八達通」。他認為,如日後因接受補貼而要令票價受到規管,「我自己唔會話好大反對」,但就稱紅Van內有不同營運者,甚至「單頭」車主,要統一規管「實際上好難可以做得到」。

實政圓桌召集人田北辰表示,政府今次採用實報實銷方法發放補貼,並非直接向服務營辦商,將邨巴及紅色小巴納入補貼,更為合理。他更指未來可能會影響長者2元乘車計劃,將兩者同樣納入其中,令長者受惠。但他認為要紅色小巴放棄票價自主,可能遇上一定困難,「如果係(讓政府規管),一早在長者2元搭車已經同政府傾咗」。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劉國勳就認為,要邨巴將票價交由政府規管阻力會相對較少,但紅色小巴有不少「單頭戶」,較難凝聚共識。他將聯絡不同紅Van營辦商,鼓勵部分營辦商在可行情況下「紅Van轉綠Van」,可以讓市民早日享有優惠。

事實上,雖然政府今次並非直接補貼營辦商,但仍有部分公帑落入各大交通工具營辦商,如何確保補貼用得其所,避免無理加價,是當中關鍵。面對其他交通工具在政府補貼之下「提供折扣」,邨巴及紅Van為了納入計劃,是否願意接受進一步規管,值得各方觀望。然而,如果部份業界人士若因為既得利益、又或因未能整合持分者意見,導至未能參與交通津貼計劃,乘客可能會「用腳投票」,面臨業務收縮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