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炎症腸病患者30年上升30倍 患者需終身接受治療

撰文:陳芷昕
出版:更新:

炎症性腸病可分為克隆氏症和潰瘍性結腸炎兩大類,消化道發炎和潰爛等症狀會終身伴隨患者之餘,為醫療系統帶來沉重負擔。中文大學醫學院聯同外國專家的研究團隊發現,亞洲的發病率明顯上升,本港發病率更於過去30年上升近30倍,本港每百萬人有26宗新症。
中大研究團隊表示,未來10年是找出此症成因及預防方法的黃金時間,正招募年滿18歲、病情穩定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參與研究。

中大聯同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進行世界首項分析全球炎症性腸病於21世紀發病率及流行率的回顧研究。(盧翊銘攝)

為了解炎症性腸病於世界各地的最新流行病學情況,中大聯同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展開世界首項分析全球炎症性腸病於21世紀發病率及流行率的回顧研究。研究人員蒐集全球有關炎症性腸病的最新數據後,發現西方國家的發病率近年趨向穩定,惟亞洲及南美的發病率卻有上升趨勢,其中本港數字於過去30年飆升了近30倍,較日本、台灣等地嚴重,亞洲新增個案最嚴重的是香港人旅遊勝地南韓,每百萬人有78宗,研究團隊預期炎症性腸病會於新興工業國家持續上升。

炎症性腸病患者需要終身用藥及跟進,為醫療系統帶來沉重負擔。中大估計本港過去10年炎症性腸病個案的累積開支逾2.24億元。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黃秀娟表示,病例數目未到頂峰,更表示未來10年是找出此症成因及預防方法的黃金時間。

沈小姐(右)年僅29歲,去年出現腹痛、腹瀉,入院後更出現發燒,屙血及嘔血的情況,經大腸鏡檢查後確診克隆氏症。(盧翊銘攝)

29歲克隆氏症患者住院一年

克隆氏症患者沈小姐年僅29歲,去年出現腹痛、腹瀉,入院後更出現發燒,屙血及嘔血的情況,經大腸鏡檢查後確診克隆氏症。沈小姐需長期服用抗排斥藥及生物製劑,克隆氏症藥物已納入藥物名冊,經濟負擔相對減少。沈小經希望數月後可出院,回家接受治療。

沈小姐最愛生蠔、刺身 通通說再見

沈小姐患病後,身體元氣大傷,過往需要母親幫助洗澡,不能自理,近月才得以下病床走路。沈小姐稱她喜愛的食物包括生蠔、刺身等生冷食物,現時已不能吃。她又指克隆氏症受情緒及壓力影響,所以身心要學懂放鬆,認為多想無謂,她表示:「去年身體輸入357包血制品,我今時今日坐得係度已經好感恩。」

為找出預防及治療炎症性腸病的方法,中大團隊現正展開多個研究,包括為1,000名炎症性腸病患者找出致病性微生物,進行胎糞研究及天然食物補充劑研究,正招募年滿18歲、病情穩定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參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