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致光:派錢會造成惡性循環 香港根本無可能「徹底滅貧」

撰文:黃雅盈
出版:更新:

貧窮問題一直是社會關心的議題,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指,香港不能夠似內地般訂立滅貧目標,因為香港根本無可能「徹底滅貧」。他解釋是因為兩地對貧窮線的定義並不一樣,本港是採取「相對貧窮」的觀念;若「派錢」更會形成「做又九千,唔做又九千」,帶來一個惡性循環,解決不到貧窮的根本問題。

羅致光指一個純派錢的制度,不代表可以為貧窮人士帶來改變。(資料圖片/鍾偉德攝)

羅致光今(12日)發表網誌稱,中國有一個「在2020年前徹底滅貧」的目標,但他認為同樣的目標在本港並不合用,更明言香港根本無可能「徹底滅貧」,皆因兩地對貧窮線的定義不同。他指貧窮線的訂立,是基於兩個不同的概念 ,分別是「相對貧窮」和「絕對貧窮」。

其中內地是採用「絕對貧窮」,此乃發展中國家普遍採用的標準,亦即是家庭的每年人均收入少於2,300元人民幣;而本港則是跟已發展國家一樣是用「相對貧窮」的概念,以稅前和社會福利轉移前,每月住戶入息中位數的50% 作為貧窮線;而在統計上,當收入不均系數(如堅尼系數)愈高,中位數一半以下的住戶便會愈多,即稅前和福利轉移前的「貧窮」住戶及人數便會增加。

羅致光提到,以往有立法會議員認為政府只要「派錢」給貧窮線以下的人士,便可以「滅」貧了。但他指一個純派錢的制度,不代表可以為這些人士帶來改變,因為此政策有可能令人失去動機賺多些,更形容是「做又九千,唔做又九千」,只會帶來一個惡性循環。

因此,他強調在《施政報告》中,「在職家庭津貼」是防貧與扶貧並重的措施,又重申津貼已擴濶到住戶入息中位數70%以下的人士,而非單是集中於援助貧窮線以下的人士,加上這是近年不少國家都在運用的鼓勵就業收入援助做法,所以他相信是有效援助貧窮人士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