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大擬拆40年歷史大學會堂 許冠傑、梅艷芳也曾踏足

撰文:羅卓敏 陳宇軒
出版:更新:

浸會大學校董會最近通過「10年策略計劃」,其中將會分階段拆除善衡校園(舊校),其中包括有近40年歷史、「歌神」許冠傑、梅艷芳等70、80年代的知名歌星亦曾踏足的浸大地標大學會堂(AC Hall),以興建教學和科研大樓。浸大教職員工會主席黃偉國表示,料兩至三年後才分階段拆卸,但校方仍希望提供一個地方與社區聯系,估計大學會堂將會重建。

大學會堂(AC Hall)於1978年啟用,此圖為70年代的浸會大學校園。(香港浸會大學網站)

浸會大學推出「10年策略計劃」,預料將於2023年前動工重建善衡校園(舊校),浸大教職員工會主席黃偉國表示,舊校現完成某部分的維修,估計不會一年內便拆卸,料兩至三年後才分階段拆卸重建,其中包括浸大地標、舉行畢業禮與眾多表演的大學會堂(AC Hall),但由於校方希望仍提供一個地方與社區聯系,因此會將AC Hall重建。

黃偉國表示,現時浸大的校園空間難以與香港城市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相比,教授需共用辦公室,而實驗室等只有約1000呎的空間,難以進行大型研究,他認為有實際需要重建校院。

+2

浸大新聞系前助理教授杜耀明則關注,一旦開展10年重建計劃,學生的學習環境會否受到影響,主因一直使用的教學設施突停用,如何安置學生成為一大疑問,他認為校方應在過渡期安排上開誠布公,以免學生要「犧牲10年」。

香港浸會大學前身香港浸會書院的第一任校長林子豐,在1970年捐出50萬元用於興建會堂,以舉行學校各類型的典禮,由香港著名建築師甘銘(Eric Cumine)負責這項建築工程。

大學會堂現可容納1,346觀眾,是中小學音樂會、古典音樂會、講座等舉行的場地。(香港浸會大學網站)

然而,林子豐在1971年、工程展開前逝世,校方為表揚他的貢獻,決定擴大禮堂的規模,興建林子豐博士紀念大樓;並且希望會堂能夠成為大學和鄰近社區的文化中心和聯繫。

於1978年啓用的大學會堂當年可謂星光熠熠,當時紅館仍未落成,大學會堂成為當年本地其中一個主要的藝術表演場地,《歡樂今宵》亦曾於大專會堂舉行現場直播,甚至「歌神」許冠傑、梅艷芳、Beyond、鄧麗君等70、80年代的歌星亦曾踏上會堂的舞台,隨著香港浸會學院於1994年升格為香港浸會大學,大專會堂改名為大學會堂至今,現時可容納1,346觀眾,成為中小學音樂會、古典音樂會、講座等舉行的場地。

浸大回覆《香港01》查詢表示,大學現正進行重建善衡校園的規劃,各所教學大樓及相關設施和大學會堂會在不同時段拆卸及重置,但未能落實重建工程的具體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