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靠父幹? 統計處指逾二千戶業主僅20歲以下 近六成毋須供樓

撰文:黃靜薇
出版:更新:

政府統計處昨日(27日)公布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首次披露本港居所的樓面面積及相關數字。統計報告指出,全港約有121萬自置業主,約2352名自置單位的戶主年僅20歲或以下,當中近6成無須借貸或按揭供款。
立法會議員、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成員尹兆堅相信該批年輕業主多數靠父母「賣斷」物業,認為數字未算太過驚人。

政府統計處首次公布本港居所的樓面面積及相關數字。(資料圖片)

根據中期人口統計的結果顯示,2016年全港約有121.7萬住戶擁自置物業,約64%屬於多戶主的住戶。約四成半的單戶主住戶中,不乏年輕戶主,約8,234個單位住戶為24歲或以下,佔全港整體數字約0.9%。

尹兆堅直指「靠父幹」置業的數字不算太驚人。(資料圖片)

4成20歲或以下業主要供樓

逾八千名年輕住戶中,有2,352名只得20歲或以下,當中59%沒有按揭及借貸還款,只有約4成需要每月供款。立法會議員、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成員尹兆堅相信,絕大部分年輕業主是「靠父、母幹置業」,「除咗賣斷一手樓外,都有可能係子女長大成人後,父母將原來物業沽售,將大單位換兩個細單位分畀子女。」

但他認為所佔比例不多,對結果亦不太驚訝,惟要留意有近千名20歲以下的年輕人每月需定期供款,反映現時港人置業需求大,強調購買物業前要視乎負擔能力。

每月供樓佔收入中位數只得19% 尹兆堅:莫名其妙

統計同時公布2016年自置居所的家庭住戶,其按揭供款及借貸還款的數字,結果顯示私樓按揭供款及借貸還款中位數為10,500元,另外按揭供款及借貸還款與收入比率的中位數為19%。換言之,住戶每月的供款額約佔整體收入2成。

尹兆堅認為數據「不合邏輯」,指隨著樓價上升,家庭每月供款佔收入的比例理應相對增加,「除非大家都富起來,但事實我哋聽到又唔似係。」他又說,市民亦不時嘆樓價難負擔、供樓吃力,甚至聽聞有人用四成收入供樓,故難解釋何以得出該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