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送暖 30義工織700冷帽、頸巾明日贈長者 冀共度佳節

撰文:鄧穎琳
出版:更新:

聖誕將至,在大家忙著選購聖誕禮物的同時,有一班義工正盡全力「日織夜織」,務求織出更多的冷帽及頸巾,在聖誕前夕送給大角咀區的長者,並希望借此喚起大眾關心長者。努力近半年,她們成功織出約700件毛冷製品。
助人亦自助,當中有義工成功克服少女時期的心理陰影,由觸摸毛冷會頭暈、作嘔,到愛上編織,連上下班的通勤時間,亦忙於鑽研花紋。
頸巾將於明日在大角咀埃華街休憩公園,贈予長者,長者可帶同長者咭領取。

人手編織的冷帽絕不比機織的遜色,Lillian解釋,不少長者亦相當「貪靚」,精美款式相信會令他們更開心。(鄧穎琳攝)

由觸摸毛冷會頭暈、作嘔 到愛上「日織夜織」

每人都會有恐懼的事,彭小姐以往見到毛冷會頭暈、流鼻水,甚至作嘔,種種徵狀並非源於生理不適,而是學生時期的「惡耗」,她憶述:「以前家政堂要上編織班,好難,(低針頸巾)都織了足足一個月,之後見到毛冷都會頭暈、流鼻水,甚至作嘔、頭痛」。

編織興趣超越其他喜好 「有麻雀打,都要織完才打」

機緣巧合下,她陪妹妹一起做義工,但加入了編織義工隊後,她卻比妹妹更投入,短短5個月,她不但不再討厭毛冷,更熟練了多種針法、主動鑽研不同花款,甚至純熟得會「混冷」(混合不同顏色或材質的毛冷編織)。她笑言,現時對編織的興趣已超越其他喜好,「有麻雀打,都要織完才打」,希望為長者帶來溫暖。

不諳編織者冀送暖行動擴至全港18區

原屬香港廚師聯盟義工的阿寶,是編織義工隊的核心成員之一,訪問當日,她正忙著將一綑又一綑蓬鬆而凌亂的毛冷,放在繞線器上轉動,轉眼間就將毛冷變成一個個整齊的小毛冷球。

阿寶笑稱,自己不諳編織,「我真的學不到」。過去3年並未成功織出一件完整的毛冷製品,卻一直堅持。阿寶解釋,是因為3年前拿著頸巾上門探訪長者的經歷,令她深感長者過去為社會付出了不少,理應值得更多的關心,故她一直主責後勤工作,整理毛冷方便其他義工攜帶及編織;將家居貢獻成義工隊的「迷你倉」,儲存編織材料及成品,並負責搬運工作。她期望,可以吸引到更多年輕人參與,一起關心長者,讓送暖行動擴展至全港18區。

+1

憑長者咭可領免費頸巾或冷帽

彭小姐及阿寶加入的編織義工隊,現時約有30名成員。核心成員之一的Lilian憶述,2015年香港廚師聯盟收到了不少新毛冷,一班聯盟的義工因而自發編織冷帽及頸巾送予附近的長者,漸漸開始了編織之路,連同熱心市民送出的新頸巾及冷帽,義工隊在過去兩年累計送出逾2000件毛冷製品。

Lilian表示,今年7月更在組了編織義工隊,成員以大角咀街坊為主,平均每月聚會2至4次,分享編織心得,發放毛冷及收集成品,目前義工隊已趕製約700件冷帽及蝴蝶頸巾,將於本周六(23日)在大角咀埃華街休憩公園的行人路上送給早前已登記的長者。未有登記者,亦可於當日帶同長者咭到場登記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