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成兒童盼兒童節不用做功課 吳克儉:兩周23份功課係咪真係多

撰文:余秋婷 何敬淘
出版:更新:
有調查指出,約一成兒童感到不快樂,七成兒童的兒童節願望,是不用做功課。(資料圖片)

本港兒童不快樂!有調查指出,一成受訪兒童感到不快樂,較8年前大幅增加,只有五成七兒童表示感到快樂,亦有調查指七成兒童都不喜歡做功課。教育局長吳克儉回應稱,大眾不應追求「零功課」,認為功課要重質不重量,但反問:「23份功課係咪真係多?」

五成七兒童望放假 吳克儉:不應追求零功課

香港小童群益會,於今年2月至3月訪問了1,055名6至17歲的兒童,結果顯示,只得約五成七兒童感到快樂,三成二兒童覺得「一半一半」,約一成則感到不快樂,較8年前大幅增加。另外,令兒童感到快樂的因十大素,五成七受訪兒童認為是放假,其次約四成半兒童認為是「成功做到想做的事」。而「讀書成績好」和「不用考試」,則分別排在第5和第9位,分別獲三成四和近三成三兒童選擇;亦有調查顯示,約七成學童最大的兒童節願望,是不用做功課。

教育局長吳克儉回應指,「放假」和「成功完成想做的事」均能為兒童帶來快樂,希望小學生大部分功課在課堂內完成,家課要重質不重量,讓學生學習解決難題,但強調不應追求「零功課」。他又提到,較早前有立法會議員稱有學童要完成23份功課,認為不算難:「咁長假期有兩星期,我地要睇一睇23份功課係咪真係多。」

陳繼耀在教育局網誌「局中人語」中,表示從教育的角度來看,快樂是一個人從學習過程或成功解決難題中所產生的滿足感,質疑是否有必要強求「零功課」。(網上截圖)

另外,署理教育局高級課程發展主任陳繼耀今早以「同行成長路 快樂兒童節」為題,於教育局網上專欄「局中人語」撰文,引用「學而時習之,不亦說(悅)乎」,認為從教育的角度來看,快樂是一個人從學習過程或成功解決難題中所產生的滿足感,質疑是否有必要強求「零功課」。 他又反問公眾是否有決心改變「孩子要贏在起跑線」、「課外活動是功課的一部分,亦用來建立升學的學習檔案」等扭曲的觀念。

小學校長:學童不快不應全歸咎學校

津貼小學議會主席張勇邦表示:「23份功課,聽上去數字好驚嚇,但要看清楚功課的內容是什麼。」他說,比起數目,每份功課的需時多久更值得關注,「有些功課好簡單,好快就可以完成,但如常識科一份專題研習,只是一份的功課亦一樣可以要做很長時間。」他強調,學校在假期要求學生做功課並非不合理,有些家長未能全日陪學生玩,功課除了有助學生學習,亦方便家長安排時間。

張勇邦又稱,不可以只將學童不快樂歸咎於學校,因為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和要求亦愈來愈高,「又要飛又要識遁地」,令兒童面對更大壓力,「兒童根本沒有自由玩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