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文學試卷「嚇窒」學生 要求自擬題目自己答

撰文:吳梓楓
出版:更新:

學海無涯,回頭是岸?武漢大學近日一份關於中國古代文學的期末「試卷」更隨時讓學生在學海中「遇溺」,全因該「試卷」的題目竟是一份出卷說明。
「試卷」要求學生自行設計一份中國古代文學的試卷,題型包括填空題、名詞解釋、簡答題及論述題等,絕對考起一眾學生。

據出卷的導師魯小俊介紹,學生須在兩小時內設計一份包含10條填空題、4條名詞解釋題、4條簡答題及1條論述題。(網上圖片)

題目、答案一律由學生設計

據內媒《楚天都市報》昨日報道,這份「試卷」是由武漢大學2017級人文科學實驗班的學生應考。據出卷的導師魯小俊介紹,學生須在兩小時內設計一份包含10條填空題、4條名詞解釋題、4條簡答題及1條論述題,出題範圍包括先秦兩漢及魏晉南北朝。

他更在每類題型下「貼心」的展示了例題,以供學生參考。魯小俊強調,學生解答這份「試卷」時出題不能過於簡單,他改卷時同時亦會對出題艱深和有獨立思考的學生酌情加分。他舉例指:「比如問司馬遷是甚麽朝代的人、寫了甚麽書,這種不可以;問司馬遷是哪裡人,那可以。」

出卷的魯小俊是武漢大學教授,根據武漢大學文學院網頁的介紹,魯主要研究明清書院、科舉及文學。(武漢大學圖片)
武漢大學一份關於中國古代文學的期末「試卷」近日在網上引起熱議。(網上圖片)

考核方式既有自由度 又考基本功

而從魯小俊的示例卷上可見,學生要設計一份「像樣」的試卷也不容易。只見一題10分的簡答題,魯小俊則以「先秦兩漢時期《詩經》是怎樣傳授的?」作為題目,但答案卻是洋洋灑灑的4大點,分別是春秋後期,孔子編訂《詩經》並在私學中倡行《詩》教;戰國時代,《詩經》只多被儒家尊奉稱引;秦代《詩經》未逃秦火但因各種原因較完整保存下來;漢代至漢武帝時被奉為經典,著名的有四家,詳解四家傳承史。

魯小俊認為這種方式的考核,既可給予學生自由度,又考驗學生的基本功,更直言如果學生「學得不紮實,可能題目都很難按照我給的難度設計出來。」而魯小俊的這種考核方式亦獲得校方讚賞,據武漢大學文學院黨委副書記王懷民指:「我想這樣有趣又有用的考試,學生們一定會牢牢記住。」

(楚天都市報)

網民熱議:

「很大的自由空間給你發揮,一看出的題就知道水平如何。」
「出題老師雖然省了出題的功夫,改起來這得多費事啊。」
「如果我出題我只會出是非題...」
「怕是出了題之後,發現原來不會做。」